1,2-丙二烯三丁基锡
发布时间:2025-10-06

一、结构特性
1. 分子式与分子量:
- 1,2-丙二烯三丁基锡的分子式为C15H30Sn,分子量为329.11。
2. 同义词与别名:
- 该化合物有多种英文名称,如Allenyltributyltin、Stannane, tributyl-1-propadienyl-等。
二、物理性质
1. 密度:
- 在25°C下,1,2-丙二烯三丁基锡的密度约为1.107 g/mL。
2. 沸点:
- 该化合物的沸点为319.9°C(760 mmHg)。
3. 闪点:
- 闪点是衡量液体在加热时形成可燃蒸气的最低温度,1,2-丙二烯三丁基锡的闪点为151.3℃。
4. 折射率:
- 在20°D时,其折射率为1.5(lit)。
三、化学反应性
1. 反应活性:
- 由于含有活泼的碳-碳双键和碳-锡键,1,2-丙二烯三丁基锡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
2. 稳定性:
-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需避免与强酸、强碱、氧化剂等接触,以防发生危险反应。
3. 毒性与安全:
- 1,2-丙二烯三丁基锡对水生环境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 与皮肤接触有害,吞食有毒,并可能刺激眼睛和皮肤。
- 使用时需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护目镜,避免吸入蒸气和接触皮肤。
4. 储存与运输:
- 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与不相容的物质混储。
- 运输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1. GHS分类:
- 急性毒性,经口 (类别 3)
- 急性毒性,经皮 (类别 4)
- 皮肤刺激 (类别 2)
- 眼睛刺激 (类别 2A)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类别 1)
-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2. 安全术语:
- S35:请小心处理该物质及其容器。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 S60: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 S61: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3. 风险术语:
- R21:与皮肤接触有害。
- R25:吞食有毒。
- R36/38:刺激眼睛和皮肤。
- R48/23/25:长期或反复接触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
- R50/53: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4. 急救措施:
-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不适用。
- 特殊危险性:燃烧时会产生刺激性烟雾。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污染环境,防止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 清理方法:使用惰性吸附材料(如沙土、硅藻土、吸收棉等)吸收,然后放入合适的处理桶中处理。
7. 废弃处置:
-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废弃处置,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8. 安全数据表:
- 1,2-丙二烯三丁基锡的安全数据表(MSDS)提供了详细的化学品信息、危害识别、成分/组成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与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废弃处置、运输信息、法规信息以及其它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正确理解和处理该化学品至关重要。
1. 化学性质
- 分子式和分子量:1,2-丙二烯三丁基锡的分子式为C15H30Sn,分子量大约为329.11。
- 密度和沸点:这种化合物在标准状态下(25°C)的密度大约为1.107 g/mL,沸点为319.9°C(76mmHg)。
- 折射率:其折射率(n20/D)为1.5。
- 闪点:该化合物的闪点高于230°F(约110°C),表明其在高温下才易燃。
2. 纯度
- 高纯度要求:通常,市场上销售的1,2-丙二烯三丁基锡纯度可以达到98%或更高,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3. 安全处理
- 毒性与环境影响:此化合物对皮肤有刺激性,吞食有毒,对水生生物具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 安全措施: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避免释放到环境中,并小心处理容器和物质。
上一篇:2-溴-3-辛基噻吩下一篇:DL-α-甲氧基苯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