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甲脒
发布时间:2025-10-07

1. 水解性:双甲脒在水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甲基胺和一氧化碳。
2. 还原性:双甲脒可以被还原剂如氢气、亚硫酸钠等还原成甲基胺。
3. 碱性:双甲脒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氨基甲酸盐和水。
4. 氧化性:双甲脒可以被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氧化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5. 热稳定性:双甲脒在高温下不稳定,容易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6. 毒性:双甲脒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可引起皮肤灼伤、呼吸道刺激等症状。
1. GHS分类:
-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
- 皮肤致敏物类别1。
-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
-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1。
-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1。
2. 安全术语:
- S22 切勿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S24 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
- S36/37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S60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 S61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3. 风险术语:
- R22 吞食有害。
- R43 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 R48/22 吞食长期接触严重危害健康。
- R50/53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4. 急救措施:
- 吸入:新鲜空气,休息。如果感觉不适,需就医。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发生刺激寻求医疗援助。
- 眼睛接触:用水细流冲洗至少15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若仍感觉不适,需就医。
- 食入:漱口,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剂: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
- 特殊危险性: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氮氧化物气体。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适应于该物质空气中浓度的颗粒物过滤呼吸器。
-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 小量泄漏:用沙土、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
-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8. 安全数据表:
- 产品名称:双甲脒。
- CAS号:33089-61-1。
- 分子式:C19H23N3。
- 分子量:293.41。
- 外观与性状:白色单斜晶体。
- 熔点/凝固点(°C):86-87°C。
-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C):450.7ºC at 760mmHg。
- 闪点(°C):无资料。
- 分解温度(°C):无资料。
-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无资料。
- 蒸发速率[二甲苯以20℃为1]:无资料。
-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溶于二甲苯、丙酮和甲醇等多种有机溶剂。
- 稳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
-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温。
-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500~600 mg/kg;兔经皮LD50:>200 mg/kg;大鼠吸入LC50:65mg/m3。
- 其他有害作用:对鱼类有毒。
- 包装方法:密封、在0-6℃下保存。
1. 外观:双甲脒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 pH值:双甲脒的pH值应在5.0-7.0之间。
3. 密度:双甲脒的密度为1.05 g/cm3左右。
4. 纯度:双甲脒的纯度应不低于98%。
5. 含量:双甲脒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一般为98%以上。
6. 杂质:双甲脒中不应含有重金属、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
7. 毒性:双甲脒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上一篇:4-氯-2-氟肉桂酸下一篇:1-羟基蒽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