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
发布时间:2025-08-06

1. 基本物理性质
- 分子结构: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的分子式为C8H14N2O4,分子量为202.21。
- 外观:该物质通常为桔红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特征性的颜色和形态。
- 密度:在25°C时,其密度为1.027 g/mL。
- 熔点与沸点:其熔点为3-5°C,沸点为75°C(0.25 mmHg)。
- 溶解性: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不溶于水,但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
- 折射率:其折射率为n20/D 1.420。
2. 化学反应特性
- 分解反应:在加热或光照条件下,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可以分解产生氮气和其他小分子,这一特性使其在某些化学反应中用作发泡剂。
- 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含有偶氮基团的化合物,它可以参与多种氧化还原反应,表现出一定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 应用特性
- 乙烯基树脂发泡剂:由于其能够生成均匀的微孔结构,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常被用作乙烯基树脂的发泡剂,用于生产浅色乙烯基泡沫塑料。
- 医药中间体:在医药合成中,它可作为某些药物的中间体,参与复杂的有机合成过程。
- 有机合成试剂: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有机合成试剂,它在有机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 安全性信息
- 危险性:根据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具有一定的皮肤腐蚀性、严重的眼睛损伤风险以及可能的致癌性。
- 操作注意事项:在处理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或吸入其蒸汽。
1. GHS分类
-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属于有害物品(Xi)、刺激性物品(Xi)和危害环境的物品(N)。
- 标签要素:其标签上应注明“远离火源”(S1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S26)、“穿戴适当的防护服”(S36/37)等安全术语。
2. 安全术语
- 远离火源:由于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高度易燃,因此必须远离火源。
- 眼睛接触处理:如果不慎与眼睛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咨询医生意见。
- 防护装备: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以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
-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该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 危险性废料处置: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3. 风险术语
- 高度易燃: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具有高度易燃性,使用时必须注意远离火源。
- 刺激:该物质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导致皮炎。
- 致敏反应: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 受热爆炸:加热可能引起爆炸,因此在储存和使用时应注意控制温度。
- 水生生物毒性: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4. 急救措施
- 食入:不要催吐,如果清醒和警觉,漱口并喝牛奶或水,以稀释胃内物质。
- 吸入: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并寻求医疗救助。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救助。
-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咨询医生意见。
5. 消防措施
- 灭火注意事项:在压力需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设备,使用最合适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 小量泄漏:用惰性材料吸收泄漏物,避免流入下水道和沟渠水道,提供良好的通风。
7. 废弃处置
- 处置方法: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遵循当地环境保护法规进行处理。
8. 安全数据表(SDS)
- 内容:SDS提供了关于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的详细安全信息,包括其理化性质、危害辨识、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与储存、暴露控制/个人防护、废弃处置等方面的信息。
1. 外观:无色至微黄色液体。
2. 纯度:≥ 98%。
3. 水分:≤ 0.5%。
4. 游离杂质:≤ 1.0%。
5. 酸度(以硫酸计):≤ 0.1%。
6. 重金属(以铅计):≤ 10 ppm。
7. 色度(APHA):≤ 50。
8. 折光率:n20/D 1.4180-1.4220。
9. 闪点:106℃。
10. 沸点:75℃(0.2 mm Hg)。
11. 密度:1.02 g/cm³。
12. 熔点:3至 5 ℃。
13. 分解温度: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为89.0℃。
14. 储存条件: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不相容物质。
15. 安全信息:高度易燃,避免释放至环境中,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上一篇:氰基环戊烷下一篇:3-乙酰氨基香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