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油酸甘油酯
发布时间:2025-08-06

1. 基本性质
- 分子式与结构:二油酸甘油酯的分子式是C39H72O5。它是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两个油酸分子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二酯。
- 外观与状态:该物质通常以白色至灰白色的软固体形式存在。
- 密度:其密度为0.934 g/cm³,这一特性使其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
- 沸点与闪点:二油酸甘油酯的沸点为678.3℃,闪点为189.2℃。这些数据表明它在高温下稳定,但需要注意防止燃烧。
- 溶解性:它能够溶于乙醇和二氯甲烷,稍微溶于醚和石油醚。这种溶解性使它在各种化学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折射率:二油酸甘油酯的折射率为1.477,这一光学性质在某些分析过程中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2. 化学稳定性
- 水解反应: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二油酸甘油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和甘油。这一特性在食品和化妆品工业中有重要应用。
- 氢化反应:它可以与氢气进行加成反应,生成饱和度更高的甘油酯。这种反应常用于油脂的硬化处理。
- 氧化反应:二油酸甘油酯中的不饱和双键容易与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这在制备某些化工产品时有重要意义。
- 热稳定性:在高温下,二油酸甘油酯会逐渐分解,产生挥发性物质。因此,在高温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
3. 安全与储存
- 安全性:二油酸甘油酯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化学物质,但仍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并确保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
- 储存条件:推荐将其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理想储存温度为-20°C。
1. GHS分类
- 急性毒性:口服类别4,吸入类别4,皮肤接触类别4,眼睛接触类别2B。
- 易燃性:类别3。
- 刺激性:皮肤刺激类别2,眼睛刺激类别2A。
- 致癌性:类别2B。
- 生殖毒性:类别2。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单次接触类别3(麻醉效应),重复接触类别2。
- 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危害类别2。
2. 安全术语
- S22:切勿吸入粉尘。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S62:若吞食,切勿催吐;立即求医,并出示其容器或标签。
3. 风险术语
- R10:易燃。
-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R40: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 R68:可能有不可逆效应的危险。
4.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如果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使用氧气设备,并寻求医疗帮助。
-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至少15分钟,脱去污染的衣物和鞋子,并寻求医疗帮助。
-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戴隐形眼镜且容易取下,应取下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 食入:禁止催吐,漱口并饮用大量水,寻求医疗帮助。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使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以免引起液体飞溅和火势扩散。
- 特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和全身防护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携气式呼吸器和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 清理方法:小量泄漏时,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后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并用防爆泵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
7. 废弃处置
- 按照当地法规处理化学品废弃物,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未使用的产品应回收或在控制条件下销毁。
8. 安全数据表(SDS)
- 提供详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毒理学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储存条件、个体防护措施以及法规信息等内容。SDS应随时可供查阅,并在工作场所显著位置展示。
1. 感官指标
- 外观:二油酸甘油酯通常为白色或灰白色的软固体,其形态应均匀一致,无明显杂质。
- 气味:产品应无异味,保持油脂的自然香气。
- 口感:在食品应用中,二油酸甘油酯应具有良好的口感,不产生不愉快的后味。
2. 理化指标
- 含量:二油酸甘油酯的含量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要求达到一定的纯度标准。
- 酸价:酸价反映了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对于二油酸甘油酯来说,酸价应控制在较低水平,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过氧化值: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二油酸甘油酯的过氧化值应低于一定阈值,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 碘值:碘值是衡量油脂不饱和度的指标,二油酸甘油酯的碘值应在适宜范围内,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 熔点:二油酸甘油酯的熔点应适中,以便于加工和应用。
3. 卫生指标
- 微生物指标:二油酸甘油酯作为食品添加剂或食品原料,其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 重金属含量:产品中的铅、砷等重金属含量应低于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 残留溶剂:由于二油酸甘油酯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和纯化,因此产品中残留溶剂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上一篇:3,3'-亚乙基二氧二苯酚下一篇:(1S,2S)-1-铵-2-(二苯基膦基)二氢化茚四氟硼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