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2R)-1,2-双(2-羟苯基)乙二胺
发布时间:2025-08-06

(1R,2R)-1,2-双(2-羟苯基)乙二胺,也称为邻苯二酚乙二胺或邻苯二酚乙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4H16N2O2,分子量为244.29 g/mol。以下是关于该化合物的详细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 外观: 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固体。
2. 熔点: 约在100-105°C之间。
3. 溶解性: 可溶于水、乙醇和甲醇等极性溶剂,微溶于非极性溶剂如乙醚和氯仿。
化学性质
1. 酸碱性: 由于含有氨基(NH2)和羟基(OH),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碱性和酸性。
- 碱性: 氨基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
- 酸性: 羟基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
2. 配位能力: 由于含有多个配位基团(氨基和羟基),它可以作为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例如,它可以与铜离子(Cu²⁺)、锌离子(Zn²⁺)等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3. 氧化还原性质: 邻苯二酚部分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相应的醌类化合物。
4. 稳定性: 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分解或重排反应。
5. 反应活性:
- 亲核取代反应: 氨基和羟基都可以参与亲核取代反应。
- 加成反应: 邻苯二酚部分可以参与迈克尔加成反应。
- 缩合反应: 可以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席夫碱(Schiff base)。
应用
1. 催化剂: 用于某些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
2. 配位化学: 用于制备金属配合物,研究其结构和性质。
3. 药物化学: 可能用作某些药物的前体或中间体。
安全信息
1. 毒性: 目前没有详细的毒性数据,但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处理和储存: 应在干燥、阴凉处密封保存,避免与强酸、强碱和氧化剂接触。
1. GHS分类:
- 目前没有直接的GHS(全球协调系统)分类信息,但根据其化学性质,可以推测它可能属于易燃液体、有害化学品等类别。
2. 安全术语:
- 避免吸入、摄入或接触眼睛和皮肤。
- 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3. 风险术语:
-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
- 吸入或摄入可能有害健康。
- 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急救措施:
-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并立即就医。
- 如果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 如果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 如果摄入,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
- 使用适当的灭火剂,如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 避免使用水直接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与化学物质反应产生更多热量。
6. 泄漏应急处理:
-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使用非带电的工具和设备来控制泄漏。
- 将泄漏物收集到合适的容器中,并按照当地规定进行处理。
7. 废弃处置:
- 根据当地法规,将废弃物品送到指定的危险废物处理设施。
- 不要将化学物质倒入下水道或普通垃圾桶。
8. 安全数据表:
- 安全数据表(SDS)提供了关于该化合物的详细信息,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质、危害、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储存和运输要求等。
- SDS应由供应商提供,并在使用前仔细阅读和理解。
1. 纯度:通常要求高纯度,例如98%或更高。
2. 熔点:该化合物的熔点应在特定范围内,如150-154°C。
3. 旋光度:由于是手性分子,其旋光度(比旋光度)应符合特定值,如[α]D = -60°至-70°。
4.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应低于一定百分比,如0.5%。
5. 残留溶剂:如果使用有机溶剂进行合成,残留溶剂的含量应低于规定限值,如小于0.1%。
6. 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如铅、汞、镉等的含量应低于规定限值,如小于10 ppm。
7. 不溶物:不溶于指定溶剂的物质应低于一定百分比,如0.1%。
8. 外观:一般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
上一篇:间氰基氯苄下一篇:三甲氧基甲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