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二异丙氧基单仲丁氧醇金属
发布时间:2025-08-06

一、化学性质
1. 分子量和结构式:
- 分子量为218.27 g/mol。
- 分子式为C10H23AlO3。
- 结构式包含两个异丙氧基和一个仲丁氧基,通过氧原子与铝原子相连。
2. 沸点和熔点:
- 沸点为96.6°C(在760 mmHg下)。
- 熔点数据未明确给出,但通常这类化合物的熔点较低,可能在室温或稍高温度下呈液态。
3. 密度和蒸汽压:
- 密度约为0.92 g/mL(25°C,粗略估计)。
- 蒸汽压数据未直接给出,但考虑到其沸点,预计在常温下蒸汽压较低。
4. 溶解性和稳定性:
- 在水中的溶解性未明确给出,但可能由于其有机性质而有限。
-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不易分解。
二、安全性能
1. 闪点:
- 闪点为26.7°C,表明该物质在较低温度下易燃,需要妥善存放。
2. 毒性和生态影响:
- 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未明确给出,但通常这类化合物可能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三、储存和运输要求
1. 储存条件:
- 应避光、通风干燥处密封保存,以防止吸潮和光照引起的分解。
- 对于极低温产品,可能需要加装干冰运输,并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2. 运输要求:
- 运输时需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漏和污染。
-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一、物理性质
1. 沸点:96.6°C at 760 mmHg。
2. 闪点:26.7°C。
3. 密度:不确定。
4. 分子量:218.27 g/mol。
5. 外观:不确定,但通常为液态或固态。
二、化学性质
1. 水解反应:铝二异丙氧基单仲丁氧醇金属容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相应的醇。这是因为铝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键能较低,容易被水分子中的氢离子攻击。
2. 氧化反应:铝二异丙氧基单仲丁氧醇金属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剂氧化,生成更高价态的铝化合物。例如,在空气中加热时,它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
3. 络合反应:由于铝原子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铝二异丙氧基单仲丁氧醇金属可以与多种配体形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在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还原反应:铝二异丙氧基单仲丁氧醇金属也可以作为还原剂参与化学反应,将其他物质还原为更低价态的化合物。
1. GHS分类
- 未明确提及:在提供的搜索结果中,并未直接提及铝二异丙氧基单仲丁氧醇金属的具体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分类。然而,根据一般化学品管理实践,此类化合物通常会根据其物理性质、毒性和其他潜在危害进行分类。
2. 安全术语
- 未明确提及:同样,搜索结果中也未直接列出该化合物的安全术语。但通常情况下,对于类似化合物,可能会标注如“易燃”、“刺激性”等安全术语。
3. 风险术语
- 未明确提及:关于铝二异丙氧基单仲丁氧醇金属的风险术语,搜索结果中并未给出具体描述。然而,基于其化学结构和一般经验,可能的风险包括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以及吸入或摄入后的潜在健康风险。
4. 急救措施
- 未明确提及:虽然搜索结果中没有直接提供急救措施,但一般建议在接触此类化合物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受影响区域,并寻求医疗帮助。特别是如果化合物进入眼睛或被误吞,应尽快就医。
5. 消防措施
- 未明确提及:对于铝二异丙氧基单仲丁氧醇金属的消防措施,搜索结果中并未给出具体建议。然而,通常建议使用适当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器)来控制火势,并确保消防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6. 泄漏应急处理
- 未明确提及:关于泄漏应急处理,搜索结果中并未给出具体指导。但一般建议在发生泄漏时,迅速将泄漏物清理干净,避免其进一步扩散或与空气、水源等接触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应确保处理过程中的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
7. 废弃处置
- 未明确提及:对于铝二异丙氧基单仲丁氧醇金属的废弃处置方法,搜索结果中并未给出具体说明。然而,根据一般化学品管理原则,应将其视为有害废物进行处理,遵循当地环保法规和标准进行回收、再利用或安全填埋。
8. 安全数据表
- 未明确提及:安全数据表(SDS)是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文件之一,它提供了关于化学品的性质、危害、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等信息。虽然搜索结果中未直接提供铝二异丙氧基单仲丁氧醇金属的SDS链接或内容摘要,但用户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数据库或联系供应商获取该化合物的完整SDS。
上一篇:3-氟苯乙烯下一篇:5-氨基喹哪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