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甲基-2-(三正丁基锡)噻唑
发布时间:2025-08-06

1. 分子结构与组成:
- 分子式为C16H31NSSn,分子量为388.19000。
- 该化合物由一个噻唑环、一个甲基(-CH3)和三个正丁基(-C4H9)通过锡原子连接而成。
2. 物理性质:
- 密度:具体密度数据未直接给出,但通常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密度会根据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而有所不同。
- 沸点和熔点:具体数值未明确给出,但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通常会受到分子量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
- 形态:纯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或固体,具体取决于温度和纯度。
3. 化学稳定性:
- 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在高温、光照或强氧化条件下可能发生分解。
- 对空气敏感,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导致变质。
4. 溶解性:
- 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乙醇等。
- 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差,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非极性的烷基链。
5. 毒性:
- 有毒,吞咽有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对眼睛也有严重刺激作用。
- 长时间或反复暴露可能对器官造成损害,并且对水生生物具有极高毒性,可能导致长期不利影响。
6. 反应活性:
- 作为有机锡化合物,5-甲基-2-(三正丁基锡)噻唑可能参与多种有机反应,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 由于含有锡原子,它还可能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催化性能或反应活性。
7. 应用领域:
- 主要用于化工中间体,特别是在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时作为催化剂或反应物使用。
- 也可用于某些特定材料的制备或改性。
1. GHS分类:H301-H312-H315-H319-H372-H400-H410。
2. 安全术语:S36/37/39-45-60-61。
3. 风险术语:R21-25-36/38-48/23/25-50/53。
4. 急救措施: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食入时,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5. 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为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7. 操作处置与储存:贮存在阴凉处。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适当的技术控制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个体防护设备包括眼/面保护、皮肤保护、身体保护和呼吸系统防护。
9. 理化特性:密度为1.201 g/mL at 25℃,分子式为C28H56SSn2,分子量为662.21100,闪点为>110℃。
10. 废弃处置:将内容物/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1. 外观: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2. 溶解性:易溶于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3. 熔点:68°C-70°C。
4. 沸点:190°C。
5. 密度:1.15 g/cm3。
6. pH值: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7. 纯度:≥99%。
上一篇:3,4-二氟-N-(3-氟苄基)苯胺下一篇:芴甲氧羰基-L-谷氨酸1-叔丁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