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3-O-新橙皮苷
发布时间:2025-10-16
1. 分子结构:槲皮素-3-O-新橙皮苷的分子式为C27H30O15,其结构由一个槲皮素母核和一个新橙皮糖基组成。槲皮素母核是一个具有三个苯环和两个氧原子的化合物,而新橙皮糖基则是一个由葡萄糖、鼠李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复合糖。
2. 物理性质:槲皮素-3-O-新橙皮苷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具有一定的结晶性。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在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高。
3. 化学性质:槲皮素-3-O-新橙皮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以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活性。
4. 稳定性:槲皮素-3-O-新橙皮苷在常温下较为稳定,但在高温、强光、酸碱等条件下容易发生分解。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这些不利条件。
5. 生物利用度:槲皮素-3-O-新橙皮苷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主要因为它在胃肠道中的吸收较差。为了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制备成纳米颗粒、微胶囊等。
6. 药理作用:槲皮素-3-O-新橙皮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过敏等。这些作用使其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GHS分类:
- 目前没有明确的GHS分类信息。由于其被认为相对安全,可能未被归类为特别危险的物质。
2. 安全术语:
- 避免吸入粉尘/气溶胶/烟气/气体/喷雾。
-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3. 风险术语:
- 无明确的风险术语,但一般建议避免与眼睛和皮肤直接接触,避免吸入。
4.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
- 眼睛接触:用水冲洗几分钟,如有必要就医。
- 吸入:移至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困难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使用适当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器。
- 特殊危险性:燃烧时可能释放刺激性或有毒烟雾。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进入水体或排水系统。
- 清理方法:小心收集泄漏物,置于合适的废物容器中。
7. 储存处置:
- 储存条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光线直射。
- 处置方法:按照当地法规处理废弃物。
8. 个体防护装备:
-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戴呼吸器。
-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穿防护服和手套。
9. 生态学信息:
- 对环境的影响:长期高浓度暴露可能对水生生物有害。
10. 毒理学数据:
- 急性毒性:低毒。
- 慢性毒性:长期暴露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其他轻微反应。
11. 废弃处置:
- 按照化学品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
12. 运输信息:
- 包装要求:根据数量和形态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 运输条件:避免极端温度和湿度条件。
13. 法规信息:
- 遵守相关化学品管理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 注意国际运输中的相关规定,如IMDG代码等。
关于槲皮素-3-O-新橙皮苷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纯度:指样品中所含目标化合物的纯度,通常要求在95%以上。
2. 水分含量:指样品中的水分含量,一般要求不超过5%。
3. 重金属含量:指样品中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 农药残留量:指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 微生物指标:指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数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6. 物理性质:包括外观、颜色、气味等。
7. 化学性质:包括pH值、溶解度、稳定性等。
上一篇:2,2-二甲基-1,3-二氧环戊烷下一篇:环丙基二苯基锍四氟硼酸盐



鲁ICP备20015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