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酸-13C3
发布时间:2025-08-07

1. 基本性质
- 外观与形态:三聚氰酸-13C3为白色结晶固体。
- 气味与味道:无气味,味微苦。
- 吸湿性: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 熔点与沸点:熔点大于300°C,具体数值可能因文献而异;沸点未明确给出,但相关化合物三聚氯氰的沸点为190°C。
2. 溶解性
- 在水中有适度的溶解度,具体溶解度可能因温度和条件而异。
- 在DMSO中轻微溶解,在甲醇中非常轻微溶解(加热条件下)。
- 不溶于冷醇、醚、丙酮、苯和氯仿。
3. 稳定性
- 远离水、强氧化剂、强酸、醇、二甲基甲酰胺、胺、硫醇甲基亚砜等物质,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 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并置于阴凉、干燥处,以保持其稳定性。
4. 互变异构
- 三聚氰酸分子存在多个互变异构体,包括三酚形式和三酮形式。通过X射线分析固体三聚氰酸,以及紫外、红外光谱剖析表明,三聚氰酸分子主要以三酮形式存在,溶液中单羟基形式也可以少量存在。
5. 毒性与刺激性
- 三聚氰酸-13C3被归类为中等毒类物质,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具有刺激性。
- 接触限值方面,美国和中国均未制订具体标准。
6. 制备方法
- 可以通过将13C标记的氰酸加热反应得到。首先合成13C标记的氰酸,然后将其与适量的三聚氰酸加热反应,即可得到13C标记的三聚氰酸。
7. 应用领域
- 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作为核磁共振(NMR)的标准物质,用于分析和研究样品中碳原子的运动和化学环境。
- 也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如用于合成氯代衍生物、氰尿酸-甲醛树脂、环氧树脂、抗氧剂、涂料、粘合剂、农药除草剂等。
1. GHS分类:
- 三聚氰酸-13C3在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中的分类可能包括刺激性物品,具体取决于其物理化学性质和潜在危害。
2. 安全术语:
- 操作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防止吸入或摄入。
-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衣物。
3. 风险术语:
- 刺激眼睛。
- 可能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 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有害气体。
4.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
-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寻求医疗帮助。
-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并寻求医疗帮助。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可以使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 特别危害:燃烧时可能产生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 消防员建议: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防止粉尘生成,保证充分通风。
- 环境保护措施:避免产品进入下水道。
- 清理方法:收集泄漏物,避免产生灰尘,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应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8. 安全数据表(SDS):
- SDS是一份详细的文件,包含关于三聚氰酸-13C3的物理化学性质、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储存条件、个体防护要求等信息。由于SDS内容较长且专业性强,这里无法完整列出,建议参考生产商提供的官方SDS文件以获取详细信息。
1. 纯度:这是衡量化学物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三聚氰酸-13C3,其纯度通常较高,如95%或更高,且特别指出的是其原子级纯度,即13C的标记纯度可能高达99%。高纯度意味着该物质中杂质含量低,适用于高精度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
2. 化学式与分子量:三聚氰酸-13C3的化学式为C3H3N3O3,由于碳原子被13C同位素标记,因此其分子量会略高于未标记的三聚氰酸。具体的分子量可能因标记程度而异,但通常会在产品规格中给出明确数值。
3. 外观与形态:三聚氰酸-13C3通常以白色结晶固体的形式存在,外观整洁,颜色可能从白色到浅米色不等。其形态也可能因生产工艺和包装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屑状等。
4. 溶解度:三聚氰酸-13C3在水中有适度的溶解度,这有助于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析和研究。
5. 存储条件:由于三聚氰酸-13C3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存储条件对保持其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需要存放在干燥、密闭的容器中,避免与空气、水分和火源接触,并储存于冰箱中以保持低温环境。
6. 安全信息:虽然三聚氰酸-13C3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无害的,但在操作时仍需注意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或摄入。同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衣物。
7. 用途:三聚氰酸-13C3主要用于实验分析做校准曲线、评价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评定确认标准分析检测方法、校准检测分析仪器、评定实验室的技术能力、考核分析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以及开发制订新的标准检测分析方法等。此外,它还常作为核磁共振(NMR)的标准物质,用于分析和研究样品中碳原子的运动和化学环境。
上一篇:间碳硼烷下一篇:2,5-二甲基-7,7,8,8-四氰醌二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