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5-乙基-5-苯基-3-苄基-2,4-咪唑-5-乙基-5-苯基-3-(苯甲基)-乙内酰脲
发布时间:2025-10-18
1. 基本结构与官能团:
- 该化合物具有咪唑和乙内酰脲的环状结构。
- 含有多个苯环(苯基和苄基),这些芳香环可能影响化合物的溶解性和反应性。
- 存在乙基(-C₂H₅)作为取代基,这增加了分子的疏水性。
2. 物理性质:
- 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多个芳香环的存在,预计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 溶解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溶剂的性质、温度以及化合物本身的极性。
3. 化学稳定性:
- 咪唑和乙内酰脲环通常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但具体的反应条件(如酸碱度、温度、催化剂等)可能会影响其稳定性。
- 芳香环的存在可能增加化合物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稳定性。
4. 反应活性:
- 由于含有多个可反应的官能团(如咪唑环上的氮原子、乙内酰脲环上的羰基等),该化合物可能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亲核加成、亲电取代、氧化还原等。
- 具体的反应活性取决于反应条件和试剂的选择。
5. 光谱性质:
- 该化合物可能具有特征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NMR)和质谱(MS)等光谱性质,这些性质可用于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分析。
6. 生物活性:
- 虽然具体的生物活性未提及,但类似结构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抗菌、抗病毒或其他生物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5S)-5-乙基-5-苯基-3-苄基-2,4-咪唑-5-乙基-5-苯基-3-(苯甲基)-乙内酰脲是一个特定的化合物,其具体的化学性质可能需要通过实验来详细研究。此外,由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复杂性,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GHS分类
- 急性毒性:可能具有急性毒性,但具体类别需参考详细的毒理学数据。
- 皮肤腐蚀/刺激: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高浓度时可能引起麻醉作用。
- 严重眼睛损伤/眼刺激性:对眼睛有刺激性,需避免直接接触。
- 呼吸或皮肤过敏:未明确提及,但使用时应考虑个人防护。
-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无明确数据。
- 致癌性:无明确数据。
- 生殖毒性:无明确数据。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晕、恶心等症状。
- 吸入危险: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氧化剂会引起燃烧。
2.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3. 风险术语
- R22:吞咽有害。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R40: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4.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氧化剂会引起燃烧。
-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等。
-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任何泄漏,必须隔离火场,须穿戴全身防护服。泡沫可能会形成易燃方式。水流喷射产生飞溅效果,会使火苗扩散。
6. 泄漏应急处理
-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消防防护服。
- 环境保护措施:迅速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并用围栏等限制水面二甲苯的扩散。
7. 废弃处置
- 应咨询专业机构或当地环保部门,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废弃处置。
8. 安全数据表
- 由于具体的安全数据表(MSDS)可能涉及详细且专业的化学数据和分析,因此建议向化学品供应商或相关机构索取该化合物的官方MSDS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1. 纯度:
- 纯度是衡量化合物中目标成分含量的重要指标。对于(5S)-5-乙基-5-苯基-3-苄基-2,4-咪唑-5-乙基-5-苯基-3-(苯甲基)-乙内酰脲,高纯度意味着化合物中杂质较少,有利于后续的应用和研究。
2. 熔点:
- 熔点是固体化合物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对于该化合物,一个明确的熔点范围可以作为其纯度和结构的一个间接指标。
3. 比旋光度:
- 由于该化合物具有手性中心(5S),其比旋光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比旋光度的测定可以帮助确认化合物的光学纯度和立体构型。
4. 核磁共振(NMR)光谱:
- NMR光谱是分析化合物结构的重要工具。通过NMR光谱,可以确认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以及可能的杂质。
5. 红外光谱(IR):
- IR光谱可以提供化合物中官能团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确认其结构和纯度。
6. 质谱(MS):
- 质谱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同时也可以检测其中的杂质。
7. 元素分析:
- 元素分析可以测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与理论值进行对比,以评估其纯度。
8. 水分含量:
- 对于易吸湿或在特定条件下需要控制水分含量的化合物,水分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
9. 残留溶剂和杂质:
- 在化学合成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各种溶剂和催化剂。因此,检测化合物中残留的溶剂和杂质含量也是评估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10. 稳定性:
- 化合物的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这些稳定性参数对于化合物的储存、运输和应用至关重要。
上一篇:7-溴-1-庚醇下一篇:N-甲基三嗪



鲁ICP备20015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