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喹啉酸
发布时间:2025-07-31

1. 分子式:C10H5Cl2NO2。
2. 分子量:242.06。
3. 熔点:274℃。
4. 密度:1.75g/cm³。
5. 蒸气压:<0.01mPa(20℃)。
6. 溶解性:在20℃时,水中的溶解度为0.065mg/kg(pH=7),溶于丙酮、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7. 稳定性:在光、热和弱酸、弱碱条件下稳定,无腐蚀性。
8. 外观:纯品为白色晶体。
9. 闪点:100℃。
10. 毒性:属低毒除草剂,对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
1. GHS分类:根据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二氯喹啉酸属于皮肤致敏物类别1。
2. 安全术语: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 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3. 风险术语:R43,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4. 急救措施: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6. 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8. 安全数据表:二氯喹啉酸的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环境危害:无资料。分子结构:C10H5Cl2NO2。密度:1.506g/cm3。熔点:274℃。沸点:407.4℃ at 760 mmHg。闪点:100°C。
1. 外观
- 无色晶体,熔点274℃。
- 密度为1.75 g/cm³。
2. 溶解性
- 在20℃时的溶解度为水0.065 mg/kg(pH=7)、丙酮2 mg/kg、乙醇2 mg/kg、乙醚1 mg/kg、乙酸乙酯1 mg/kg。
- 难溶于甲苯、乙腈、正辛醇、二氯甲烷、正己烷。
3. 毒性
- 属低毒除草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680毫克/公斤,大鼠经皮性LD50>2000毫克/公斤。
- 对鱼、蜜蜂无毒。
4. 稳定性
- 在光、热和弱酸、弱碱条件下稳定。
5. 储存条件
- 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防雨处,远离火源或热源。
- 置于儿童触及不到之处,并加锁。
- 勿与食品、饮料、饲料等其他商品同贮同运。
6. 制备方法
- 在氯化铁、磺的催化下,邻硝基甲苯于35~45℃通氯氯化,得氯代邻硝基甲苯混合物,经精制分离出3-氯代-2-甲基硝基苯;产物经加氢还原,得3-氯-2-甲苯胺。通过Surup环合、氯化、氧化、水解得二氯喹啉酸。
上一篇:3-氯-2-氟-5-三氟甲基苯甲醚下一篇:十四烷苯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