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异丙基环己烷甲酸(顺反混合物)
发布时间:2025-07-31

1. 基本理化性质
- 分子式与分子量:C10H18O2,分子量为170.25。
- 密度:约0.996g/cm³。
- 沸点:在760mmHg下为263.8°C,在1mmHg下为134°C。
- 熔点:90-93°C。
- 闪点:126.9°C。
- 折射率:1.469。
- 外观与形状:无色至浅黄色或浅橙色透明液体。
- 纯度:通常大于98%(GC法测定)。
- 溶解性: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但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2. 化学稳定性
- 热稳定性: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在高温或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分解。
- 酸碱稳定性:作为羧酸,它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3. 化学反应性
- 由于含有羧基(-COOH),4-异丙基环己烷甲酸可以参与酯化反应,与醇类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
- 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被还原剂还原为相应的醇类化合物。
- 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可能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其他官能团的化合物。
- 作为有机酸,它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这在某些催化反应中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1. GHS分类:皮肤腐蚀/刺激第2级;严重损伤/刺激眼睛2A类。
2. 安全术语: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3. 风险术语: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
4. 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5. 消防措施:合适的灭火剂为干粉、泡沫、二氧化碳。不适用的灭火剂为水(有可能扩大灾情)。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为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 泄漏应急处理: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紧急措施,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环保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7. 废弃处置:废弃化学品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进行处置。通常建议将其交给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8. 安全数据表:具体的安全数据表(MSDS)可以从供应商处获取,其中包含更详细的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运输信息等信息。
1. 纯度:
- 纯度通常通过气相色谱法(GC)来测定,要求产品中目标化合物的纯度大于98.0%(GC)。
- 也有说法是纯度需达到min. 98.0 %(total of isomers),即考虑所有异构体的总纯度。
2. 外观与形状:
- 在20℃时,该产品为液体,颜色从无色到浅黄色或浅橙色不等,具体颜色可能因生产批次和储存条件而有所差异。
3. 物理性质:
- 沸点:134℃/1mmHg。
- 闪点:127℃。
- 比重:0.99。
- 折射率:1.47。
4. 安全性说明:
- H315:造成皮肤刺激。这意味着在处理该产品时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以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伤害。
上一篇:3-甲氧基-5-(三氟甲基)苯胺下一篇:(R)-1-Boc-3-二甲氨基吡咯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