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代苏糖醇
发布时间:2025-08-07

1. 基本结构与异构体:
- DTT的化学式为C4H10O2S2,分子量为154.25。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硫原子和两个羟基,这使得它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独特的还原性。
- DTT的异构体为二硫赤糖醇(DTE),即DTT的C3-差向异构体。这种异构体的存在使得DTT在化学研究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2. 还原性与反应机制:
- DTT能够通过两步连续的巯基-二硫键交换反应还原典型的二硫键。第一步反应形成的中间态很不稳定,因为DTT上的第二个巯基趋向于与被氧化的硫原子连接,使中间态很快被转化为DTT的环状氧化结构,从而完成对二硫键的还原。
-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DTT常用于保护酶和其他蛋白质中的巯基,防止其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试剂。
3. 物理性质与稳定性:
- DTT在固态和水溶液中都是稳定的,但会缓慢氧化。因此,通常将其配成中性的水溶液置于-20°C保存,以减少其氧化速度。
- 固态的DTT至少可以保存几年时间,而溶液状态的DTT在空气存在下容易被氧化。因此,使用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4. 毒性与安全性:
- DTT相对于其他还原剂如巯基乙醇,刺激性气味要小很多,且毒性也较低。尽管如此,使用时仍需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 万一发生误用或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5. 应用与用途:
- DTT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特别是在蛋白质纯化、核酸电泳等实验中作为还原剂和抗氧化剂。
- 在工业上,DTT也被用作某些化工产品的添加剂,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
一、GHS分类
二硫代苏糖醇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分类如下:
1.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5。
2.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3.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A。
二、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45:如发生事故或感觉不适,立即就医。
三、风险术语
- R25:吞咽可能有害。
- R36/37/38: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及吞咽有害。
四、急救措施
1.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2.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3.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仅在清醒时),并就医。
五、消防措施
二硫代苏糖醇不易燃,但与氧化剂反应剧烈,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因此,应远离火种和热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如发生火灾,可用水、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和防酸碱工作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小心扫起并转移到安全场所,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若大量泄漏,则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废弃处置
废弃物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通常,废弃的二硫代苏糖醇应交由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安全处置。
八、安全数据表(MSDS)
二硫代苏糖醇的安全数据表提供了详细的化学品信息,包括其理化性质、危险性概述、防护措施、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和储存注意事项、稳定性和反应活性以及毒理学资料等。在使用二硫代苏糖醇时,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循MSDS中的指导。
1. 外观:白色颗粒。
2. 含量:≥99.0%(滴定法)。
3. 熔点:41.0-44.0℃。
4. 溶解性:在50mg/ml水溶液中无色、澄清。
5. 重金属:≤5 ppm。
6. pH值(0.1M水溶液):4.0-6.5。
7. 紫外吸光度:在260nm处,≤0.4;在280nm处,≤0.1。
此外,以下是一些补充信息:
- 化学式及分子量:C4H10O2S2,分子量为154.25。
- CAS号:3483-12-3。
- 储存条件:建议在2-8℃下储存,以保持其稳定性。
上一篇:2,6-双(溴甲基)吡啶下一篇:L-(-)-α-氨基-ε-己内酰胺盐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