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氨基-2,6-二氟苯甲酸
发布时间:2025-08-08

1. 基本性质:
- 外观与性状:3-氨基-2,6-二氟苯甲酸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固体。
- 密度:其密度约为1.536g/cm³(也有数据显示为1.430g/cm³,可能因测定条件或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
- 熔点:该化合物的熔点较高,具体数值可能因测定条件和纯度等因素有所变化,但一般位于较高温度范围内。
- 沸点:在760mmHg条件下,其沸点可达315.9°C。
- 闪点:闪点为144.9°C,表明其在高温下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易燃性。
2. 溶解性:
- 可溶于酸和碱,但在水、甲醇、乙醇等常见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
3. 稳定性:
- 对光敏感,易分解,因此应避免光照和高温环境。
-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需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4. 化学反应性:
- 具有芳香性,可发生芳香亲电取代反应,如硝化、磺化等。
- 由于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 氨基可与酸酐、酰氯等反应生成酰胺;羧基可与醇类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
5. 毒性与安全信息:
-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如有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 吸入其粉尘或气体可能引起呼吸道不适,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通风。
- 应遵守相关的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使用安全。
6. 计算化学数据: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明确数据,但可根据分子结构进行估算。
- 氢键供体数量:1(来自氨基)。
- 氢键受体数量:4(来自两个氟原子、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 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较大,具体数值可通过专业软件计算得出。
- 重原子数量:11(包括碳、氮、氧、氟原子)。
- 表面电荷:0。
- 同位素原子数量:0。
- 确定/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均为0。
- 共价键单元数量:1。
1. GHS分类
- 危害类别:急性毒性(口服)4;皮肤刺激2;眼睛损伤2A;呼吸或皮肤敏感3;水生环境长期慢性毒性3。
- 标签元素:信号词为警告,主要危害声明包括H302、H315、H319、H335、H412等。
2. 安全术语与风险术语
- 警示性声明:P261(避免吸入烟雾/气体/喷雾)、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3.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 食入: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4. 消防措施
- 合适的灭火剂: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 特殊危险性: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5.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 紧急措施: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环保措施包括防止进入下水道。
-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回收到密闭容器前用干砂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
6. 废弃处置
-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7. 安全数据表
- 由于具体信息未直接给出,但通常MSDS会包含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废弃处置、运输信息、法规信息以及应急处理等内容。
1. 纯度:3-氨基-2,6-二氟苯甲酸的纯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和规格,纯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有的产品纯度为98.0%,有的则为95.0%或96.0%。高纯度的产品通常意味着更高的质量和更少的杂质,适用于更严格的应用场合。
2. 外观与性状:该化合物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固体。这种外观特征有助于快速识别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纯度和稳定性。
3. 物理化学性质:
- 密度:不同来源给出的密度值略有差异,但大致在1.5±0.1 g/cm³范围内。
- 沸点:沸点为315.9±42.0 °C at 760 mmHg。
- 闪点:闪点为144.9±27.9 °C。
- 蒸汽压:蒸汽压极低,约为0.0±0.7 mmHg at 25°C。
- 折射率:折射率为1.578。
- 储存条件:建议在室温下储存,并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4. 安全性:3-氨基-2,6-二氟苯甲酸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实验室操作规程。该化合物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如有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此外,还应避免吸入其粉尘或气体,以免引起呼吸道不适。
上一篇:α-紫罗兰醇下一篇:2-氨基-3-碘吡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