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苯基-1,2-乙二醇
发布时间:2025-08-08

一、基本结构与物理性质
# 1. 分子式和分子量
- 分子式: C8H10O2
- 分子量: 138.17 g/mol
# 2. 物理状态与熔沸点
- 物理状态: 固态
- 熔点: 64-65°C
- 沸点: 230°C (760 mmHg)
# 3. 溶解性
- 水溶性: 微溶
- 有机溶剂: 可溶于乙醇、氯仿等常见有机溶剂
二、化学反应性
# 1. 羟基反应
- 酯化反应: 可以与酸(如乙酸)在酸性催化剂(如硫酸)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酯。
- 醚化反应: 与卤代烷在碱性条件下(如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相应的醚。
# 2. 氧化反应
- 氧化成醛或酮: 使用适当的氧化剂(如铬酸吡啶复合物、高锰酸钾),可以将羟基氧化成醛或酮。
- 氧化成羧酸: 进一步氧化可以得到苯甲酸。
# 3. 还原反应
- 催化氢化: 在催化剂(如钯碳)存在下进行氢化反应,可以还原为相应的饱和烃。
三、手性性质
# 1. 光学活性
- 比旋光度: 具有特定的比旋光度值,表示该化合物对平面偏振光的旋转能力。
# 2. 对映异构体
- S-对映异构体: (S)-1-苯基-1,2-乙二醇是(R)-1-苯基-1,2-乙二醇的镜像异构体。
四、稳定性与储存
# 1. 化学稳定性
- 酸碱稳定性: 在中性条件下稳定,但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下可能发生反应。
# 2. 储存条件
- 避光保存: 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中,以防止分解和变质。
- 密封保存: 避免接触空气和湿气,防止吸潮和氧化。
五、安全与毒性
# 1. 毒性
- 急性毒性: 低毒,但具体毒性数据需参考相关文献和实验结果。
- 刺激性: 可能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操作时应戴好防护装备。
# 2. 安全措施
- 个人防护: 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
- 环境影响: 应避免大量排放到环境中,注意环境保护。
六、应用与用途
# 1. 合成中间体
- 药物合成: 作为手性砌块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手性药物分子。
- 材料科学: 可用于制备手性配体和催化剂。
# 2. 分析标准
- 色谱分析: 用作手性化合物分析的标准物质。
七、环境影响与降解
# 1. 环境行为
- 生物降解性: 在环境中可能被微生物降解,但具体降解速率和途径需进一步研究。
- 生态影响: 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较低,但高浓度下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 2. 废弃物处理
- 处理方法: 应按照有害化学品的处理规范进行处理,避免直接排放。
八、衍生物与类似化合物
# 1. 衍生物
- 酯类衍生物: 通过酯化反应可以得到各种酯类化合物。
- 醚类衍生物: 通过醚化反应可以得到各种醚类化合物。
# 2. 类似化合物
- 其他取代苯基乙二醇: 如(S)-1-苯基-1,2-乙二醇、2-苯基-1,2-乙二醇等。
九、光谱特性
# 1. 红外光谱
- 特征峰: O-H伸缩振动(3200-3550 cm⁻¹)、C-O伸缩振动(1000-1300 cm⁻¹)。
# 2. 核磁共振谱
- ¹H NMR: 显示苯环上的氢原子和羟基质子的共振信号。
- ¹³C NMR: 显示苯环碳原子和羟基碳原子的共振信号。
GHS分类
- 健康危害类别: 根据吸入、皮肤接触或摄入的毒性程度,可能被归为不同类别(具体分类需参考实验数据)。
- 易燃性: 不适用,通常这类化合物不属于高度易燃物质。
- 环境危害: 根据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可能被归为不同类别(具体分类需参考实验数据)。
安全术语
- R: 特定风险(如R36/37/38: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S: 安全建议(如S26:不慎接触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S37: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
风险术语
- 急性风险: 吸入、皮肤接触或摄入后可能引起刺激或伤害。
- 慢性风险: 长期接触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具体影响需参考实验数据)。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
- 眼睛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就医。
- 摄入: 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消防措施
- 灭火剂: 使用适合扑灭有机物火灾的灭火剂,如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剂。
- 特殊危险: 燃烧时可能释放有毒烟雾。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器。
- 清理方法: 将泄漏物收集在适当的容器中,避免进入下水道或环境。
废弃处置
- 处置方法: 根据当地法规处置化学品废弃物,可能需要专业处理设施。
安全数据表(SDS)
安全数据表应包含上述所有信息的详细描述,以及以下内容:
- 物理化学性质: 如沸点、熔点、密度、溶解度等。
- 稳定性和反应性: 与强氧化剂的反应性,以及热稳定性。
- 毒理学信息: 实验动物研究中观察到的毒性效应。
- 生态学信息: 对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的毒性。
- 运输信息: 联合国编号、危险货物编号等。
物理性质
1. 外观: 白色至淡黄色结晶粉末。
2. 熔点: 通常在60-65°C之间。
3. 沸点: 由于其高极性和分子间氢键,该化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不会沸腾,但会在高温下分解。
4. 溶解性: 可溶于水、乙醇、甲醇等极性溶剂,微溶于非极性溶剂如乙醚和氯仿。
化学性质
1. 纯度: 通常要求纯度大于98%,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气相色谱(GC)分析确定。
2. 旋光度: (R)-1-苯基-1,2-乙二醇具有特定的旋光性,通常以旋光度([α]D)表示,典型值为 -30°至 -40°。
3. 水分含量: 一般要求水分含量小于0.5%,通过卡尔费休滴定法测定。
4. 残留溶剂: 残留溶剂如甲醇、乙醇等的含量应低于规定限值,通常通过气相色谱(GC)检测。
杂质控制
1. 对映体过量(ee值): 对于手性化合物,对映体过量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通常要求ee值大于98%。
2. 无机杂质: 如重金属(铅、镉、汞等),通常要求含量低于百万分之几(ppm)。
3. 有机杂质: 包括可能的副产物和降解产物,通过HPLC或GC-MS进行检测和定量。
稳定性
1. 热稳定性: 在室温下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分解。
2. 光稳定性: 对光敏感,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可能会导致降解。
3. 氧化稳定性: 在空气中相对稳定,但长期暴露在氧气中可能会发生氧化反应。
包装与储存
1. 包装: 通常采用密封良好的玻璃瓶或塑料瓶包装,以防止吸湿和污染。
2. 储存条件: 建议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储存,避免高温和高湿度。
上一篇:3-氯苯硼酸下一篇:4-重氮-3-甲氧基二苯胺硫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