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赤藓-鞘氨醇磷酸胆碱
发布时间:2025-07-31

以下是DSPC的一些化学性质:
1. 分子结构:DSPC是由一个甘油骨架和两个脂肪酸链组成的磷脂分子。其中,甘油骨架上连接着一个鞘氨醇残基和一个磷酸胆碱残基。
2. 极性:DSPC是一种极性分子,因为它的磷酸胆碱残基具有亲水性,而鞘氨醇残基则具有疏水性。这使得DSPC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结构,即磷脂双分子层。
3. 溶解性:DSPC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通常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等辅助物质才能使其完全溶解。此外,DSPC也不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如苯、氯仿等。
4. 氧化稳定性:DSPC对氧化反应比较敏感,容易被氧气氧化成过氧化物或自由基等产物。因此,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氧气的存在。
1. GHS分类: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D-赤藓-鞘氨醇磷酸胆碱可能被归类为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具体分类取决于其物理化学性质和潜在危害。然而,在提供的搜索结果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GHS分类代码。
2. 安全术语:由于D-赤藓-鞘氨醇磷酸胆碱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安全术语可能包括“避免吸入”、“戴防护手套”、“戴护目镜或面具”等,以减少与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接触。
3. 风险术语:风险术语可能包括“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等,这些风险取决于化合物的具体性质和使用条件。
4. 急救措施:如果不慎接触到D-赤藓-鞘氨醇磷酸胆碱,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例如,如果皮肤接触,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果眼睛接触,应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果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
5. 消防措施:虽然D-赤藓-鞘氨醇磷酸胆碱不是易燃物质,但在处理火灾时仍需注意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消防人员可能需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和全身防护服,并使用适当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如果发生泄漏,应迅速将泄漏污染区人员撤离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大量水冲洗泄漏物,并将其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操作处置与储存:在操作过程中,应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储存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并确保包装密封。
8. 废弃处置:废弃的D-赤藓-鞘氨醇磷酸胆碱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进行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排放到环境中。
9. 安全数据表(SDS):SDS是一份详细描述化学品特性、危害、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理化特性以及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等信息的文件。对于D-赤藓-鞘氨醇磷酸胆碱而言,获取其SDS是了解其安全信息的重要途径。
1.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2. 溶解度: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不溶于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
3. pH值:pH值为5.0~7.0之间。
4. 含量:EDA-PC的质量分数应不低于98%。
5. 纯度:EDA-PC的纯度应不低于99.5%。
6. 杂质含量:EDA-PC中的杂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7. 水分含量:EDA-PC中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0.5%。
8. 其他指标:还应包括重金属含量、微生物限度等指标。
上一篇:3-溴-4-羟基吡啶下一篇:吡咯烷-3-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