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精三羧酸
发布时间:2025-07-31

一、基本物理性质
- 外观:金精三羧酸通常呈现为桔红色至棕红色的粉末。
- 熔点:其熔点范围为220-225℃(分解)。
-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
二、化学结构与分子量
- 化学式:C22H14O9。
- 分子量:422.34 g/mol。
三、化学反应特性
- 络合作用:金精三羧酸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 酸碱反应:它具有酸性,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在适当条件下,可能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 热稳定性:在高温下会分解,具体分解产物取决于加热条件和环境。
四、生物学活性
- 金精三羧酸是核糖核酸酶和拓扑异构酶II的强效抑制剂,通过阻止核酸与这些酶的结合来发挥作用。
- 它能够促进酪氨酸磷酸化过程,影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如Jak2/STAT5通路、ErbB4以及MAP激酶等。
五、应用
- 生物医学研究:由于其对蛋白质和RNA合成的抑制作用,金精三羧酸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特别是在研究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方面。
- 化学分析:它可以作为络合剂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 工业应用:在某些工业过程中,金精三羧酸可能因其特定的化学性质而被用作添加剂或中间体。
六、安全信息
- 金精三羧酸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并需在通风良好处使用。
- 其急性毒性数据显示,小鼠腹腔LD50为340mg/kg。
-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特别是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1. GHS分类:
-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
-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
2. 安全术语: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3. 风险术语: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
- 吸入:发生危害效应时,应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若呼吸停止,则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立即送医。
- 皮肤接触:脱掉受污染的衣物和鞋靴,并用水和肥皂清洗患处15分钟以上。立即就医。受污染衣物和鞋靴须彻底清洗和干燥方可再次使用。
- 眼睛接触:立即以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立即就医。
- 食入:大量吞食,应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
- 特殊危险性:燃烧时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的烟雾和气体。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化学品进入水体、下水道或土壤中。
- 清理方法:使用非带电的工具和小铲子等收集泄漏物,并将其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对于大量泄漏,应使用吸收剂或吸附材料来控制泄漏范围,并咨询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7. 废弃处置:
- 废弃处理方法:根据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定处置内装物/货箱。
8. 安全数据表:
- 金精三羧酸的安全数据表(SDS)提供了关于该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其物理化学性质、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和储存、暴露控制/个人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资料、生态学信息、废弃处置、运输信息以及法规信息等。
1. 外观和物理性质
- 颜色与形态:金精三羧酸通常为桔红色至棕红色粉末。
-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
- 熔点:金精三羧酸的熔点范围在220-225℃(分解)。
2. 化学性质
- 分子量:金精三羧酸的分子量为422.34。
- 化学式:化学式为C22H14O9。
-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需避光、避风干燥处保存,密封保存。
3. 安全性能
- 毒性:小鼠腹腔LD50: 340mg/kg。致突变性测试中,DNA的inhibitionTEST系统显示啮齿动物腹水瘤细胞中的突变活性为50 umol/L。
- 环境影响: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避免污染。
上一篇:二苯酮肟下一篇:三氟甲基苯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