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
发布时间:2025-08-09

1. 基本结构与官能团
该分子由一个四氢吡喃环(tetrahydropyran ring)和一个羟胺基团(hydroxylamine group, -NHOH)组成。四氢吡喃环是一个六元环,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五个碳原子。羟胺基团连接在四氢吡喃环的2号碳上。
2. 物理性质
- 沸点: 通常较高,因为分子量较大。
- 溶解性: 由于含有羟胺基团和醚氧原子,它可能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同时也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醇类、醚类等。
3. 化学反应性
# 3.1 亲核取代反应
羟胺基团中的氮原子具有亲核性,可以参与亲核取代反应。例如,它可以被烷基化试剂(如卤代烃)攻击,生成相应的N-烷基羟胺衍生物。
\[ \text{R}-\text{X} + \left(\text{C}_6\text{H}_{10}\right)\text{NOH} \rightarrow \left(\text{C}_6\text{H}_{10}\right)\text{NOR} + \text{HX} \]
# 3.2 氧化反应
羟胺基团可以被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氧化,生成相应的硝基或亚硝基化合物。
\[ \left(\text{C}_6\text{H}_{10}\right)\text{NOH} \xrightarrow{\text{OX}} \left(\text{C}_6\text{H}_{10}\right)\text{NO}_2 \]
# 3.3 酸碱反应
羟胺基团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与强碱(如氢氧化钠)反应,形成盐。
\[ \left(\text{C}_6\text{H}_{10}\right)\text{NOH} + \text{NaOH} \rightarrow \left(\text{C}_6\text{H}_{10}\right)\text{NO}^{-}\text{Na}^+ + \text{H}_2\text{O} \]
# 3.4 加成反应
四氢吡喃环上的双键可以与合适的亲电试剂发生加成反应。虽然四氢吡喃环本身没有明显的不饱和键,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环的开环或重排可能会产生活性位点。
# 3.5 环状结构的反应性
四氢吡喃环的结构使其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开环反应,尤其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这种开环可以导致分子失去环状结构,生成链状化合物。
4. 稳定性
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但在高温或强酸碱环境中可能会发生分解或重排反应。
5. 光谱学性质
- 核磁共振(NMR): 在NMR谱图中,可以观察到四氢吡喃环上的质子信号以及羟胺基团的特征信号。
- 红外光谱(IR): 可以检测到N-H伸缩振动(~3200 cm⁻¹),C-O-C伸缩振动(~1100-1300 cm⁻¹)以及其它特征峰。
- 质谱(MS): 质谱中可以观察到分子离子峰及其碎片离子峰,有助于确认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6. 生物活性
尽管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的具体生物活性未知,但它可能具有某些生物效应,尤其是如果它与其他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时。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可能需要确定其潜在的药理或毒性作用。
1. GHS分类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A。
- 呼吸或皮肤过敏:类别1。
-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
-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 对水生环境的危害:急性危险类别2。
2. 安全术语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手套和眼睛保护/面部保护。
- S22:不要吸入粉尘。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3. 风险术语
-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R43:与皮肤长期接触可能有害。
- R40: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 R52/53: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导致长期不利影响。
4. 消防措施
-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 特殊灭火程序:消防人员须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及全身防护服。
- 消防注意事项:在上风向灭火,避免吸入烟雾。
5.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环保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河流、地下水或土壤中。
- 清理方法: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后,储存在专用废物容器中进行处理。
6.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化学废料。
-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采用控制焚烧法或安全掩埋法处置。
- 废弃注意事项:咨询专业废弃物处理公司,确保符合当地法规。
1. 物理性质
- 外观: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其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明显悬浮物或沉淀物。通过目视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 密度:该化合物的密度通常在1.05至1.10 g/cm³之间(具体数值可能因纯度和温度有所不同)。精确测量密度可以使用密度计,这是评估产品一致性的重要参数。
- 沸点: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的沸点一般在80°C到100°C之间。通过测定沸点,可以确认产品的纯度和身份。
2. 化学性质
- 纯度:高纯度是衡量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来检测其纯度,要求纯度≥98%。高纯度的产品在化学反应中能提供更高的收率和更好的选择性。
- 水分含量:水分对许多化学反应有显著影响,因此控制水分含量非常重要。通常要求水分含量≤0.5%。可以通过卡尔费休滴定法进行测定。
- 杂质含量:除了目标产物外,还可能存在其他杂质,如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等。这些杂质的含量需要通过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控制,一般总杂质含量应≤1%。
3. 安全与环保指标
- 急性毒性: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的急性毒性数据对于评估其操作安全性至关重要。通常要求半数致死量LD50值大于一定数值以确保其相对安全。
- 环境影响:评估该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必要的,包括生物降解性和生态毒性等指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用户在使用和处置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4. 储存与稳定性
- 储存条件: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应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推荐的储存温度一般为室温至30°C。
- 保质期: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该化合物的保质期通常为12个月。在此期间内,产品应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稳定。
- 稳定性测试: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可以进行加速老化试验来评估长期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这有助于预测产品的有效期限并提供储存建议。
5. 法规遵从性
- REACH法规:如果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在欧洲市场上销售,必须符合欧盟REACH法规的要求,包括注册、评估和授权等程序。
- MSDS编制:制定物质安全资料表是提供化学品安全信息的重要步骤。MSDS应包含物质的识别信息、危害描述、成分构成等重要内容,并遵循全球协调制度分类标准。
6. 包装与标识
- 包装材料:根据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使用玻璃瓶或塑料桶作为主要包装容器,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以防泄漏。
- 标签信息:每个容器上都应有清晰的标签,上面标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以及制造商的联系信息等内容。此外,还应注明任何特殊的储存条件或搬运注意事项。
上一篇: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下一篇:3-甲基二苯甲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