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发布时间:2025-07-31

1. 成分:
- 瑞氏染料(Wright's stain):主要由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
- 姬姆萨染料(Giemsa stain):由天青Ⅱ与伊红混合而成,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地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
2. 染色原理:
- 瑞氏染料和姬姆萨染料均属于复合染料,含有多个发色团,颜色各不相同。这些发色团使细胞各种不同成分均为酸性或碱性,并与各自的互补色结合成盐类,此盐类再与无色的成分形成有色的离子化合物。然而,各种细胞成分均为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物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易与伊红结合,染色为粉红色(嗜酸性);在偏碱性环境中则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为紫蓝色(嗜碱性)。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中性)。
GHS分类
* 急性毒性:通常不直接归类为急性有毒,但具体取决于成分浓度和使用方式。
* 皮肤腐蚀/刺激:可能对皮肤有轻微刺激。
* 严重眼损伤/刺激:可能对眼睛有轻微刺激。
* 呼吸敏感:吸入蒸气或雾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明确证据表明具有生殖细胞突变性。
* 致癌性:无明确证据表明具有致癌性。
* 生殖毒性:无明确证据表明具有生殖毒性。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可能对某些器官系统(如肝脏)有轻微影响。
* 反复接触: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增加健康风险。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7/39:使用合适的手套。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风险术语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急救措施
1. 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2. 皮肤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用肥皂和水冲洗皮肤。
3.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可用水、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 特殊危险性:无特殊火灾危险性,但应避免吸入烟雾。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器。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河流等水体。
* 清理方法: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泄漏物,然后放入适当的处理容器中待处理。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化学废物。
* 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废弃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安全数据表(SDS)
由于具体的安全数据表(SDS)可能因生产商和产品规格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查阅具体产品的SDS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然而,一般来说,SDS会包含上述提到的所有方面,以及更详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等。
1. 外观与性状
- 染液应为澄清液体,无沉淀、无杂质。
- 颜色应均匀一致,无分层现象。
2. pH值
- 染液的pH值对染色效果有重要影响,通常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如6.4~6.8)以保证染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染色效果
- 红细胞:染色后应呈浅红色,中央稍淡而略有蝶形态。
- 白细胞系统:细胞膜清晰呈紫黑色,细胞核着色呈深浅不同的紫红色,胞浆中各种颗粒区分明显。其中,中性粒细胞浆中颗粒呈淡紫红色,嗜酸粒细胞浆中颗粒呈桔红色,嗜碱性粒细胞胞浆中颗粒呈蓝褐色,单核细胞的胞浆呈灰蓝色,淋巴细胞胞浆呈淡蓝色。
- 细菌:染色后应呈蓝色。
4. 稳定性
- 染液应在规定的保存条件下(如2~8℃或室温避光)保持稳定,有效期内不应出现变质或失效现象。
- 染液可重复使用,但不能多次重复,若有沉淀物应过滤后使用。
5. 安全性
- 染液仅限于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用,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不得用于食品或药品,不得存放于普通住宅内。
- 使用时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上一篇:乙二胺四甲叉膦酸下一篇:间溴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