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甲基-L-丙氨酸
发布时间:2025-08-09

1. 化学性质:
- N-甲基-L-丙氨酸是一种白色至略黄色的晶体或结晶粉末,具有特殊的氨酸结构。
- 它几乎不溶于水,但溶于热水、酸和碱。
- 在室温下稳定,但在高温或火源附近可能分解。
- 该化合物的密度为1.048±0.06 g/cm³(预测值)。
- 熔点范围为315-317°C(分解)。
- 沸点为190.1±23.0 °C(预测值)。
- 折射率为1.405。
- 酸度系数为2.32±0.10(预测值)。
2. 物理性质:
- 外观为固体,颜色通常为白色。
- BRN编号为1720922。
- WGK Germany评级为3。
- CAS号为3913-67-5。
- EINECS号为1533716-785-6。
此外,N-甲基-L-丙氨酸还可以用作氨基酸研究和合成的原料。在制备过程中,通常采用L-丙氨酸与甲基碘化物(如碘甲烷)反应得到产物,需要使用适当的溶剂和催化剂。
GHS分类
*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LD50 > 2000 mg/kg)
* 皮肤腐蚀/刺激:无资料
*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 2A(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 呼吸致敏性:无资料
*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 致癌性:无资料
* 生殖毒性:无资料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性接触:无资料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
* 吸入危害:无资料
安全术语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风险术语
*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并及时就医。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任何泄漏物已进入火场中,必须打额外小心。
*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以免引起可燃性液体的飞溅或使火势扩散。
泄漏应急处理
*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时,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石灰粉中和泄漏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废弃处置
*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保证充分燃烧的条件下,焚烧炉排出的气体通过洗涤器除去。
安全数据表(SDS)概要
* 危险性概述:该物质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 急救措施:提供上述的急救措施信息。
* 消防措施:提供上述的消防措施信息。
* 泄漏应急处理:提供上述的泄漏应急处理信息。
*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吸入粉尘、蒸汽、烟雾或气体,操作后彻底清洗,避免释放到环境中。储存条件为密封于干燥阴凉处保存,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接触。
* 个体防护装备:包括呼吸系统防护(如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抗静电防护服)和手防护(耐油橡胶手套)。
* 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外观(白色至略黄色晶体或结晶粉末)、密度、熔点、沸点、溶解度等信息。
*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但需避免高温、明火和氧化剂。
* 毒理学信息:无具体毒理学数据,但需遵循一般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
* 生态学信息:无具体生态学数据,但需注意避免环境污染。
* 废弃处置:提供上述的废弃处置方法。
* 运输信息:按一般化学品运输,轻搬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 法规信息:通常不受特定法规限制,但需遵守一般化学品管理法规。
* 其他信息:包括填表时间和填表部门等信息。
1. 纯度
- 化学纯度:高纯度的N-甲基-L-丙氨酸通常用于科学研究和制药行业。纯度一般要求在98%以上。
- 杂质含量:杂质含量应尽可能低,以避免对实验结果或药物效果产生干扰。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
2. 物理性质
- 外观:一般为白色至略黄色晶体或结晶粉末。
- 溶解性:在水中溶解度较好,溶解度约为50g/100mL。
- 熔点:熔点范围一般在150°C左右。
- 沸点:常压下沸点为514.9±29.0°C。
- 密度:约为1.3±0.1 g/cm³。
- 闪点:265.2±24.3°C。
3. 化学性质
- 分子式:C5H11NO2。
- 分子量:117.15 g/mol。
- 酸碱性: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
- 稳定性: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稳定,避免氧化物和高温环境。
4. 生物活性
- 生理功能:N-甲基-L-丙氨酸在生物体内可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调节神经传递、促进细胞功能等。
- 毒性:根据《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危害沟通标准》,该化学品被归类为非危险品,但仍需谨慎处理。
5. 用途
- 工业应用:用于制备绿色化学产品,如洗洁精和显影药水等。
- 医药领域:用于临床研究,治疗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溃疡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 补充剂:用于婴幼儿和肾病患者的营养补充。
上一篇:乙基异丙基砜下一篇:2-甲基-3-羟甲基吡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