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2R)-(-)-2-(二苯基膦基)环己基胺
发布时间:2025-08-09

1. 基本性质:
- 分子式与分子量:分子式为C₁₈H₂₂NP,分子量为271.35。
- 外观与形态: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或固体,具体形态取决于其纯度和储存条件。
2. 物理性质:
- 密度:该化合物的密度会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但一般在特定条件下有一个确定的值。
- 熔点:具有特定的熔点,在该温度下由固态转变为液态。不过具体的熔点数值需要通过实验测定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 沸点:也具有特定的沸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液体开始沸腾并转化为气体。同样,准确的沸点数据需要通过实验或文献获取。
- 折射率:是衡量光在物质中传播速度变化的物理量,对于该化合物来说,也有一个特定的折射率值。
- 溶解性: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醚、甲苯等。
3. 化学性质:
- 反应性:由于分子中含有二苯基膦基和氨基等活性基团,具有较强的反应性。例如,它可以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作为催化剂或配体在有机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稳定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强酸、强碱或高温等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分解或降解。
- 手性特性: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存在手性中心,因此它具有手性。这种手性特性使得它在不对称合成和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应用领域:
- 在医药领域,可用于合成药物中间体或作为某些药物的活性成分。
- 在材料科学领域,可能用于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
- 在催化领域,作为配体或催化剂参与各种化学反应。
1. GHS分类:
- 该物质可能被归类为易燃液体(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结构推测)。
- 由于含有磷元素,可能对水生环境有害。
2. 安全术语:
- S26: 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如不慎入眼,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建议)。
- S36/37/39: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部保护装备)。
- S24/25: 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S16: 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 No smoking.(远离火源-禁止吸烟)。
3. 风险术语:
- R10: Flammable.(易燃)。
- R22: Harmful if swallowed.(吞食有害)。
- R36/37/38: 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R51/53: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皮肤/淋浴。
- 眼睛接触:用水细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用水漱口。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飞溅到火场外部,使火势蔓延。
- 特殊灭火程序: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有任何安全设施损坏,必须隔离。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确保充分的通风。清除所有点火源。迅速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远离泄漏区域并处于上风方向。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气体和风尘。
- 环境保护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7. 废弃处置:
- 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地方法规进行废物处置。联系有资质的处理机构来处理化学废物。
- 污染包装物: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法规进行处理。
一、化学性质和纯度
1. 化学式与分子量
- 化学式:C₁₈H₂₄NP。
- 分子量:271.38 g/mol。
2. 纯度
- 要求:≥98%。高纯度确保该化合物在催化过程中的高效性和选择性。
- 检测方法:通常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气相色谱(GC)进行测定。
3. 手性纯度
- 要求:≥99% ee(对映体过量)。高的手性纯度对于不对称催化反应至关重要。
- 检测方法:手性高效液相色谱(chiral HPLC)或手性气相色谱(chiral GC)。
二、物理性质
1. 熔点
- 范围:70-75°C。熔点是物质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
- 检测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 沸点
- 范围:320-325°C(在标准大气压下)。高沸点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 检测方法:使用沸点仪进行测量。
3. 比旋光度
- 范围:-30至-35°(c=1 in CHCl₃, 20°C)。比旋光度是衡量光学活性的重要参数。
- 检测方法:使用旋光仪进行测量。
4. 密度
- 范围:1.05-1.10 g/cm³。密度是评估化合物物理状态的基本参数之一。
- 检测方法:使用密度计进行精确测量。
三、杂质控制
1. 溶剂残留
- 要求:各类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残留量应≤500 ppm。溶剂残留可能影响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GC)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
2. 重金属含量
- 要求:铅(Pb)、汞(Hg)、砷(As)等重金属含量应≤10 ppm。重金属污染可能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和安全性。
- 检测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3. 水分含量
- 要求:≤0.5%。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 检测方法:使用卡尔费休滴定法(Karl Fischer Titration)测定。
四、储存和稳定性
1. 储存条件
- 要求:避光、防潮、保持干燥,建议在2-8°C下冷藏保存。适当的储存条件可以延长产品的有效期。
- 容器:使用密封良好的玻璃瓶或铝箔袋包装。
2. 保质期
- 要求:在上述储存条件下,保质期为24个月。稳定的保质期确保产品在长时间内保持高效性能。
- 检测方法:定期抽样检测其纯度和活性。
五、安全和环境指标
1. 急性毒性
- 要求:LD₅₀值应大于2000 mg/kg(大鼠经口)。低毒性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 检测方法:根据OECD指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2. 生态毒性
- 要求:对水生生物(如鱼类、藻类)的EC₅₀值应大于100 mg/L。低生态毒性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检测方法:根据OECD指南进行生态毒性试验。
上一篇:三甲基硅化剂下一篇:2,2-二正辛基-1,3-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