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甲基苯并噻吩-2-羧酸
发布时间:2025-08-10

一、基本理化性质
1. 分子结构与分子量
- 化学式:C₁₀H₈O₂S
- 分子量:192.24 g/mol
- CAS号:3133-78-6
2. 物理性质
- 外观:通常为固体,可能是白色至浅黄色结晶体。
- 熔点:约为241-244°C。
- 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约为379.9°C(760 mmHg)。
- 密度:大约为1.4 g/cm³。
- 溶解性:在一些有机溶剂中可以溶解,如甲醇、二甲基亚砜等。
二、化学反应性
1. 酸性
- 由于其羧酸基团(-COOH)的存在,3-甲基苯并噻吩-2-羧酸具有一定的酸性,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2. 酯化反应
- 该化合物的羧酸基团可以与醇类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酯。例如,与甲醇反应可以生成3-甲基苯并噻吩-2-羧酸甲酯。
3. 还原反应
- 在适当的条件下,羧酸基团可以被还原剂还原成醇,即生成2-(羟甲基)-3-甲基苯并噻吩。
4. 卤化反应
- 羧酸基团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取代,生成相应的α-卤代酸。
5. 热稳定性
- 在高温下,3-甲基苯并噻吩-2-羧酸可能会发生分解或聚合等反应。
三、安全信息
1. 毒性与生态影响
- 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毒理学数据,但应小心使用,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吸入。
-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特别是水体,应特别注意。
2. 储存与处置
- 建议在2~8°C下密封保存。
- 处置时应遵循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安全操作
- 在操作时应遵守相关实验室操作规程,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 如不慎接触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四、计算化学参数
1. 疏水参数
- 计算参考值(XlogP):无确切数据,但根据其结构可推测具有一定的疏水性。
2. 氢键供体与受体数量
- 氢键供体数量:1(羧酸基团中的氢原子)
- 氢键受体数量:2(羧酸基团中的氧原子)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分子结构中无自由旋转的单键)
4. 拓扑极性表面积:40.1 Ų(有助于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五、应用与用途
1. 有机合成中间体:3-甲基苯并噻吩-2-羧酸可以作为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用于制备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或材料。
2. 药物研发:在药物化学领域,该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可能具有潜在的药理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1. GHS分类:根据现有资料,3-甲基苯并噻吩-2-羧酸的危害码(欧洲)为Xn,表示该物质具有其他特定危险。
2. 安全术语:S23:不要吸入蒸汽。
3. 风险术语:R36/37/38: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4.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氧。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眼晴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剂:用水、泡沫和干粉灭火剂灭火。
- 特殊危险性:可燃物,燃烧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
6. 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 切断火源。
-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利用其热能的条件下,将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洗涤器除去有害物质后排放。
8. 安全数据表:请查阅相关安全数据表或从供应商处获取更详尽的安全信息。
一、化学名称及分子式
1. 化学名称:3-甲基苯并噻吩-2-羧酸
2. 分子式:C10H8O2S
二、化学结构
1. 分子量:192.23 g/mol
2. CAS号:具体CAS号根据供应商和数据库可能有所不同,需查阅权威数据库确认。
三、化学和物理性质
1. 外观:白色至淡黄色结晶固体
2. 熔点:一般在140-150°C之间(具体数值视供应商和测量条件而定)
3. 沸点:通常在200-220°C之间(具体数值视供应商和测量条件而定)
4. 溶解性:溶于常见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四、纯度和杂质
1. 纯度:≥98%(一般工业级),≥99%(分析纯或更高纯度级别)
2. 主要杂质:
- 未反应的起始物料
- 副反应产物
- 残留溶剂
3. 重金属含量:≤10 ppm(尤其是铅、汞、镉等有害元素)
4. 干燥失重:≤0.5%(表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五、鉴别方法
1. 红外光谱(IR):具有特定的吸收峰,符合3-甲基苯并噻吩-2-羧酸的结构特征。
2. 核磁共振(NMR):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显示特定化学位移,符合该化合物的结构。
3. 质谱(MS):分子离子峰和碎片峰与理论计算值一致。
4. 熔点测定:测定熔点并与标准值对比。
六、贮存和稳定性
1. 储存条件:避光、防潮,储存在阴凉干燥处(推荐温度为室温至2-8°C)。
2. 稳定性:在正常储存条件下稳定,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接触。
七、安全信息
1. 危害辨识数据:根据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了解具体的毒性、刺激性、致敏性等信息。
2. 防护措施: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如防护眼镜、手套、实验服等。
3.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后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就医,吸入后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误食后立即就医。
上一篇:3-氨基-6-氯-2-吡啶羧酰胺下一篇:3,5-二(三氟甲基硝)基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