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羟基-4-甲基喹啉
发布时间:2025-08-10

1. 外观: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2. 溶解度:易溶于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3. pH值: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4. 熔点:150°C左右。
5. 沸点:270°C左右。
6. 密度:1.28 g/cm3。
7. 折射率:1.596。
8. 红外光谱:具有明显的吸收峰,其中包括C=O伸缩振动和N-H弯曲振动等特征吸收峰。
9. 紫外光谱:在254 nm处有最大吸收峰。
一、基本物理性质:
1. 分子式: C₁₀H₉NO
2. 分子量: 161.18 g/mol
3. 熔点: 通常为固体,具体熔点需查阅文献数据。
4. 沸点: 液体,具体沸点需查阅文献数据。
5. 溶解性: 由于其含有羟基和氮原子,它可能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二氯甲烷等。
二、化学性质:
1. 碱性: 喹啉环上的氮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因此该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
2. 亲核取代反应: 喹啉环上的2位和4位是电子云密度较高的位置,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例如,羟基可以参与氢键形成或进一步的取代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 羟基可以被氧化成醌类化合物,而喹啉环也可以参与某些氧化还原反应。
4. 络合能力: 由于喹啉环上的氮原子具有孤对电子,该化合物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三、光谱性质:
1.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喹啉类化合物通常在紫外区域有特征吸收峰,具体波长取决于其共轭体系的大小和取代基的性质。
2. 红外光谱(IR): 羟基(-OH)的伸缩振动通常在3200-3600 cm⁻¹范围内;喹啉环的特征吸收峰也可能出现在指纹区。
3. 核磁共振(NMR): 在¹H NMR谱中,喹啉环上的氢原子会在芳香区域显示特征峰;在¹³C NMR谱中,可以看到喹啉环和甲基碳原子的特征信号。
4. 质谱(MS): 质谱分析可以提供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峰的信息,有助于确认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四、热稳定性:
1. 热分解: 高温下可能会发生热分解反应,产生小分子气体和其他副产物,具体分解温度需通过实验确定。
五、生物学性质:
1. 生物活性: 喹啉类化合物常常具有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疟疾等,但具体的生物活性需要通过生物实验进行评估。
1. GHS分类:
- 皮肤刺激(类别2):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 眼刺激(类别2A):可能对眼睛造成严重刺激。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可能对某些器官有特定的毒性。
2.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7/39: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 S22:切勿吸入粉尘。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3. 风险术语: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 误服: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5. 消防措施:
- 遇到火情时,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化学泡沫灭火器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 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确保良好的通风。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少量泄漏时,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并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7. 废弃处置:
- 按照当地法规处理,将内容物/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8. 安全数据表(SDS):
- 2-羟基-4-甲基喹啉的详细安全信息可以参考其安全数据表(SDS),其中包含了该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危害特性、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储存注意事项、个人防护措施等详细信息。
上一篇:2,3-二氯苯磺酰氯下一篇:格列本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