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2-萘基)乙醇
发布时间:2025-08-10

物理性质
* 外观:该化合物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
* 沸点:具有较高的沸点,具体数值可能因实验条件而异,但通常在高温下才能沸腾。
* 密度:密度大于水,因此在水中可能会下沉。
* 折射率:具有一定的折射率,这是评估其纯度和结构的一个参数。
* 溶解性: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但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
1. 立体化学性质:
- (R)-(+)-1-(2-萘基)乙醇的“R”表示其具有特定的手性构型,即其羟基(-OH)位于碳链的右侧(根据Cahn-Ingold-Prelog规则)。
- “+”表示该化合物是右旋光性的,即它能使偏振光向右旋转。
2. 反应活性:
- 由于含有羟基(-OH),该化合物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酯化反应、氧化反应等。
- 羟基还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这在有机合成和催化中可能有应用。
3. 稳定性:
-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在高温、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分解或反应。
- 应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等接触。
4. 光谱性质:
- 该化合物具有特征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NMR)和质谱(MS),这些光谱可用于其结构鉴定和纯度分析。
5. 生物活性:
- 虽然(R)-(+)-1-(2-萘基)乙醇本身可能不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但其结构中的萘基和羟基官能团可能使其成为某些生物活性分子的前体或中间体。
6. 应用领域:
- 在有机合成中,可作为手性辅助剂或起始原料,用于合成具有特定立体化学结构的复杂分子。
- 在材料科学中,可能作为聚合物或复合材料的单体或添加剂。
- 在分析化学中,可用作色谱分析的标准品或内标物。
1. GHS分类
-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性:类别2A
-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类(呼吸道刺激)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单次接触)
-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
2.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3. 风险术语
- R22:吞食有害。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R68:可能有不可逆后果的危险。
- R43: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 R67:蒸汽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
- R51/53: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4.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应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5.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灭火方法: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6. 泄漏应急处理
-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通风良好,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蒸气释放到工作环境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8.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为危险废物,废弃处置方法为用焚烧法处置。
9. 安全数据表
- 具体安全数据表内容较为详细和专业,通常由化学品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等详细数据。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在此一一列出。如需获取完整的安全数据表,建议联系相关化学品供应商或查阅专业数据库。
1. 纯度:这是衡量化合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R)-(+)-1-(2-萘基)乙醇来说,高纯度意味着化合物中不含有其他杂质或副产物,这对其化学性质和应用效果至关重要。
2. 光学纯度:由于该化合物具有手性中心,因此其光学纯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光学纯度通常通过旋光度来测定,它反映了化合物中特定构型(如R构型)所占的比例。对于需要特定光学活性的应用,高光学纯度是必要的。
3. 物理常数:包括熔点、沸点、密度、折射率等物理性质,这些参数可以反映化合物的纯度和结构特征。例如,纯品的熔点和沸点应该是特定的,并且与文献报道值相符。
4. 化学稳定性:化合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易发生分解或变质。这可以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来评估,以确定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保存期限。
5. 水分含量:对于某些对水分敏感的化合物,控制其水分含量是非常重要的。水分的存在可能导致化合物水解或其他不良反应。
6. 溶剂残留:在合成过程中可能使用各种溶剂,确保最终产品中溶剂残留量符合相关标准也是质量指标的一部分。
7. 微生物限度:对于某些特定应用,如医药领域,微生物限度也是需要考虑的质量指标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质量指标可能会根据化合物的用途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例如,在医药领域,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可能需要关注化合物的毒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等;而在工业应用中,则可能更注重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益等。
上一篇:4-氨基-3-硝基吡啶下一篇:2,7-二羟基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