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氟甲基苯硼酸
发布时间:2025-08-10

一、基本结构与性质
1. 分子式与分子量
- 分子式:C8H6BF3O2
- 分子量:190.94 g/mol
2. 物理状态
- 外观:通常为白色至灰白色的固体。
- 溶解性: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二氯甲烷等,但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二、化学反应性
1. 酸性
- 由于苯硼酸基团中的羟基(-OH),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酸性,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2. 亲核反应
- 苯硼酸基团可以参与亲核取代反应,尤其是在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中表现出色。例如,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
3. 卤化反应
- 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卤化反应,进一步修饰分子结构。
三、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
1. 热稳定性
- 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具体分解温度取决于条件,一般在200°C以上。
2. 光稳定性
- 对光有一定的敏感性,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可能会导致分解或变质。
四、毒性和环境影响
1. 毒性
- 通常认为具有低毒性,但具体数据需要参考毒理学研究结果。处理时应避免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
2. 环境影响
- 对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应避免排放到环境中。
五、应用
1. 合成中间体
- 作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特别是在制备含氟芳香化合物时。
2. 医药领域
- 用于合成一些药物分子,特别是那些包含三氟甲基功能团的药物。
1. GHS 分类
- 类别:根据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2-三氟甲基苯硼酸属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 标签:该物质需贴上“Xi”标志,表示其具有刺激性。
2. 风险术语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 R36:刺激眼睛。
3. 安全术语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 S36: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 S37:戴适当手套。
4.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并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并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剂选择: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灭火注意事项: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服,防止火势蔓延。
6. 泄漏应急处理
-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 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8. 安全数据表
- 编制日期:2021年03月09日。
- 修订日期:2021年12月03日。
- 版本号:CODWCDOW11245。
1.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2. 溶解度:易溶于水、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不溶于乙醚和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
3. pH值:在酸性条件下稳定,pH值为2-4时最稳定。
4. 熔点:约105°C。
5. 沸点:约180°C。
6. 密度:1.59 g/cm3。
7. 折射率:n20D=1.489。
8. 红外光谱:具有明显的B-F键吸收峰。
上一篇:D-恶唑禾草灵下一篇:5-(3-溴苯基)异恶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