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乙酰基苯硼酸频那醇酯
发布时间:2025-08-11

1. 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
- 分子式:C14H19BO3。
- 分子量:246.11。
- 密度:1.04g/cm³(预测值)。
- 熔点:51-52°C。
- 沸点:362.5±25.0 °C(预测值)。
- 外观:白色至浅黄色固体。
- 溶解性: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醚和二甲基亚砜。
2. 合成方法
- 3-乙酰基苯硼酸频那醇酯的制备通常通过苯硼酸、频那醇酯和3-乙酰苯甲酮进行反应得到。具体反应条件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3. 化学反应
- 氧化反应:碳硼键的氧化反应根据碳原子的杂化方式进行分类,sp3杂化碳硼键氧化得到相应的醇类化合物;sp2杂化的烯基硼碳硼键氧化得到相应的醛酮类化合物,或者苯硼酸酯氧化成苯酚类化合物。
- 胺化反应:将碳硼键转化为碳氮键是硼的一个很常见的转化应用方向,且过程是一个立体保持的过程。
- 烯基化反应:通过有机硼试剂在烯基格式试剂的进攻下,得到硼酸盐;随后外加入的单质碘和双键形成碘翁离子,再发生烷基迁移,最后在碱的作用下重生双键。
- 转化为亲电试剂:该转化经历了一个SE2的过程,其产物的构型会发生相应的翻转,并且这个过程的立体保持效果也很好。
- Matteson同系化反应:指的是在碳硼键中间插入一个亚甲基CH2,实现了碳硼键的增碳同系化转化,且该过程是立体保持的。
- 原位脱硼反应:由于硼和氟的强结合性,在氟化铯和水的存在下,三级硼酸酯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相应的氢原子,实现硼的原位氢化;而且这个过程是立体保持的。
1. GHS分类:
- 根据欧洲的标准,该物质的危害码为Xn,表示有害物品。
- 风险声明为22,吞食有害。
- 安全声明为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2. 安全术语: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3. 风险术语:
- R22:吞食有害。
4. 急救措施:
- 如不慎吸入,应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 如果皮肤接触,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 若有眼睛接触,应用大量水冲洗并就医。
- 若发生误食,需立即催吐并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 特殊危险:遇火会产生刺激性烟雾。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化学防护服。
- 环保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河流等环境。
- 清理方法:小量泄漏时,小心扫起,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大量泄漏时,使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废弃化学品。
-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8. 安全数据表:
- 3-乙酰基苯硼酸频那醇酯的安全数据表(MSDS)通常包含以下内容: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危险性概述、GHS危险性类别、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资料、生态学资料、废弃处置、运输信息、法规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等。具体的MSDS内容需要从相关供应商或生产商处获取。
1. 外观与颜色:通常为白色至浅黄色的固体。
2. 纯度:高纯度是其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常见的规格有97%等。
3. CAS号:214360-49-3,这是其唯一的化学标识符。
4. 分子式与分子量:分子式为C14H19BO3,分子量为246.11。
5. 密度与熔点:密度约为1.04g/cm³(预测值),熔点在51-52°C之间。
6. 沸点与闪点:沸点约为362.5°C(在760mmHg条件下),闪点为173.1°C。
7. 溶解性: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醚和二甲基亚砜。
8. 储存条件:建议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处,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9. 安全性:需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具体安全操作指南请参考相关化学物品安全说明书。
上一篇:去氧鬼臼毒素下一篇:4-甲氧基查耳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