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五氟苯基氯硅烷
发布时间:2025-08-12

一、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1. 外观与性状:二甲基五氟苯基氯硅烷通常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的液体。
2. 分子量和结构:其分子量为260.66,分子式为C8H6ClF5Si。该化合物含有一个五氟苯基基团、两个甲基基团和一个氯原子,通过硅原子连接。
3. 密度和沸点:密度为1.384 g/mL(25°C),沸点为89°C,熔点在50-55°C之间。
4. 溶解性:可溶于有机溶剂如苯、乙醇和二氯甲烷,但会与水发生反应。
二、稳定性和储存
1.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在高温或光照条件下可能会分解。
2. 储存方法:应密封保存,并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混储。需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三、计算化学数据
1. 摩尔折射率和体积:摩尔折射率为50.15,摩尔体积为193.9 cm³/mol。
2. 表面张力和极性:表面张力为21.8 dyne/cm,拓扑极性表面积为0,表明其分子结构较为对称。
四、安全信息
1. 危险性:属于有毒、刺激性和腐蚀性物品,易燃。
2. 安全措施:使用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避免长时间接触皮肤和眼睛。操作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热源。
五、生态学数据
对环境的影响:该化学品对水体有害,应防止其进入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不得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六、用途
1. 有机合成:可作为有机金属催化剂的配体。
2. 表面改性剂:用于改善塑料、橡胶和涂料的表面性能。
3. 光电材料:可用于制备具有特殊光电性能的材料,如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七、化学反应性
1. 与水的反应性:二甲基五氟苯基氯硅烷会与水发生反应,因此在处理和储存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水。
2. 与其他化学物质的反应性:避免与强氧化剂等物质接触,以防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
GHS分类
1. 危险性类别:根据联合国编号(UN 2987),二甲基五氟苯基氯硅烷被归类为第8类物质,即腐蚀性物质。
2. 标签要素:
- T符号(有毒物质)
- Xi符号(刺激性物质)
- C符号(腐蚀性)
- F符号(易燃)
安全术语
1.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2.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3.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4.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风险术语
1. R34:引起灼伤。
2. R37:刺激呼吸系统。
急救措施
1.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4. 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1. 灭火方法: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避免用水灭火,以免增强火势。
2. 特殊危险性:该化学品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3. 保护消防人员的特殊防护装备: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和防护服。
泄漏应急处理
1. 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化服、防毒面具和化学防护手套。
2. 环境措施:防止化学品进入排水系统或自然环境,通过隔离和限制区域来控制泄漏。
3. 清理方法:用惰性吸附材料(如砂土)吸收泄漏物,并将其转移至专用容器中,待后续处理。
废弃处置
1. 处置方法:按照当地法规将化学品交由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置。
2. 注意事项:避免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特别是水体和土壤。
安全数据表(SDS)
1. 包含内容:SDS应包括化学品的标识、危险性概述、成分/组成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和储存、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理化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废弃处置信息、运输信息、法规信息、其他信息等部分。
2. 获取途径:可以从供应商处获取完整的SDS,或者在线查询相关数据库。
一、物理性质
1. 外观与性状
- 颜色与形态: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液体。
- 气味:通常带有特殊气味,但具体气味描述可能因来源而异。
2. 熔点与沸点
- 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约为50-55°C。
- 沸点:约为89°C,但在不同文献中可能有轻微差异。
3. 密度与折射率
- 密度:约1.384 g/mL(在25°C时测定)。
- 折射率:约为1.448(在20°C时测定)。
4. 溶解性
- 可溶于有机溶剂,如苯、乙醇和二氯甲烷,但不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1. 分子结构
- 化学式:C8H6ClF5Si。
- 分子量:260.66。
2. 稳定性
-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接触氧化性物质。
- 高温或光照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分解。
3. 化学反应性
- 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硅醇,并放出氯化氢气体。
- 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作中间体或试剂。
三、安全性
1. 安全术语
-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2. 风险术语
- R34:引起灼伤。
- R37:刺激呼吸系统。
3. 危险品标志
- T:有毒物品。
- Xi:刺激性物品。
- C:腐蚀性物品。
- F:易燃物品。
四、环境影响
1. 生态学数据
- 对水体有害,应防止该化学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 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2. 废弃处置
-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且需在配备有高效后燃器和洗气装置的焚烧炉中进行。
- 废弃处置时应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上一篇:苯硫基乙酸乙酯下一篇:4-联苯基硼酸频哪醇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