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二氨基吡啶
发布时间:2025-08-12

1. 物理性质:
- 外观为淡黄色液体或结晶性固体。
- 分子式为C5H7N3,分子量为109.13。
- 密度约为1.3±0.1 g/cm³。
- 熔点为110.3℃。
- 沸点在760 mmHg下为329.1±22.0 °C。
- 闪点(开杯)为180°C/12mm。
- 折射率为1.676。
- 蒸汽压在25°C时为0.0±0.7 mmHg。
- 水溶性可溶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
2. 化学性质:
- 2,5-二氨基吡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刺激性和敏感性,可能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造成刺激。
- 它是一种无色结晶性固体,可溶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
- 在操作时必须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和防护口罩。
- 具有一定的燃烧性,应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
- 在处理该物质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妥善储存和处置废弃物料。
3. 稳定性与反应性:
- 2,5-二氨基吡啶在常温常压下稳定。
- 它可以作为金属配合物的配体,用于催化反应和材料科学研究等领域。
- 在制取方法上,可以通过对吡啶进行氢化还原反应来制得。
4. 安全性:
- 2,5-二氨基吡啶属于刺激性物品,风险术语包括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安全术语包括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穿戴防护手套/眼保护罩/面部保护罩等。
5. 其他信息:
- CAS号为4318-76-7。
- EINECS登录号为626-246-4。
- 它还可以用作分析试剂检验锑、铋、钴、铜、金和锌。
1. GHS分类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可能造成严重眼刺激。
-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2. 安全术语
- 预防措施: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作业后彻底清洗;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 事故响应: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3. 风险术语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
- 特别危险性:无资料。
-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6. 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性材料覆盖泄漏物;用洁净的非纤维毛巾小心清除少量泄漏物;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
-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8. 安全数据表(SDS)
- 2,5-二氨基吡啶盐酸盐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提供了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物理化学性质、毒性和生态、安全、合成路线、上下游产品、英文别名、分子量、密度、沸点、熔点、闪点、精确质量、PSA、LogP、外观性状、蒸汽压、折射率、储存条件、稳定性、分子结构等。此外,还提供了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等信息。
1. 外观性状:2,5-二氨基吡啶通常为棕色固体或黄色至紫色结晶粉末。
2. 密度:其密度约为1.1 g/cm³(粗略估计)。
3. 熔点:该化合物的熔点在110.3°C左右。
4. 沸点:其沸点约为329.1°C(在760 mmHg下),另有资料提及沸点为180°C(在12 mmHg下)。
5. 闪点:2,5-二氨基吡啶的闪点较高,约为179.1°C。
6. 溶解性:它可溶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
7. 储存条件:应避光、通风干燥处密封保存。
8.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
9. 分子结构:2,5-二氨基吡啶的分子式为C5H7N3,分子量为109.129,CAS号为4318-76-7。
上一篇:硼酸三亚甲酯下一篇:1,3,5-三氯-2-碘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