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基二甲基氯硅烷
发布时间:2025-08-13

1. 沸点:丙基二甲基氯硅烷的沸点为113°C,这表明其在高于这一温度时会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2. 密度:该化合物的密度为0.872 g/mL,这有助于在实验和应用中确定其与其他液体的相对位置或进行混合。
3. 折射率:丙基二甲基氯硅烷的折射率为n20/D 1.413,这是评估光学性质的一个关键参数。
4. 闪点:其闪点为8℉(约-13.3°C),表明此化合物极易挥发并在较低温度下形成可燃混合物。
此外,丙基二甲基氯硅烷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极化率,这些物理化学属性使其在材料科学和合成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它可以用作高性能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塑料和树脂的改性剂,以及树枝形聚合物的重要原料。
一、GHS分类
- 危险性类别:3类易燃液体。
- 标签元素:F(易燃液体),C(腐蚀性物品)。
二、安全术语
- S16:远离火源。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三、风险术语
- R11:高度易燃。
- R34:引起灼伤。
四、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 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并就医。
五、消防措施
-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能用水灭火,因为该物质会与水反应产生有毒气体。
- 特殊危险性: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 灭火注意事项: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如果安全允许,消除一切火源。
六、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避免吸入蒸气、接触皮肤或眼睛,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环境措施:确保泄漏区域通风良好,防止进入下水道。
- 清理方法: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覆盖泄漏物,收集于容器中,并按照废物处理法规处置。
七、废弃处置
- 废弃方法:根据当地法规,将物料在专用设施内焚烧或化学处理。不要直接排入环境。
八、安全数据表(SDS)
- 概述:包含上述所有信息的详细文档,供使用者查阅。
- 获取途径:通常由供应商提供,也可在线查询相关数据库。
1.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这是其最直观的物理性质之一,通常通过目视检查来确定。
2. 纯度:高纯度是保证丙基二甲基氯硅烷在化学反应中有效参与的基础。一般要求纯度达到98%以上,具体数值可能会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有所变化。
3. 沸点:约130-132℃,这一指标对于产品的提纯和储存具有重要意义。
4. 密度:约0.85 g/cm³,密度是衡量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物理量,对于产品的运输和存储有重要影响。
5. 折射率:约1.426,折射率是介质光学性质的一个基本表征,对于产品的光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6. 闪点:较低,通常低于-18℃,表示其在常温下容易挥发,使用时需注意安全。
7. 溶解性:可溶于芳香烃、石油烃类溶剂,但不溶于水和醇类,这一性质决定了其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应用范围。
上一篇:Fmoc-L-八氢吲哚-2-甲酸下一篇:磷脂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