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氯-1,2,4-三唑
发布时间:2025-08-14

1. 酸性:3-氯-1,2,4-三唑在水中可以离解出质子,因此具有一定的酸性。其pH值约为5.5左右。
2. 氧化性:3-氯-1,2,4-三唑可以被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氧化成相应的氧化物。例如:
* 3-氯-1,2,4-三唑 + H2O2 → 3-氯-1,2,4-三唑氧(H2O)2
* 3-氯-1,2,4-三唑 + K2Cr2O7 → 3-氯-1,2,4-三唑二氧化铬(KCl)
3. 还原性:3-氯-1,2,4-三唑可以被还原剂如氢气、亚硫酸钠等还原成相应的还原产物。例如:
* 3-氯-1,2,4-三唑 + H2 → 3-氯-1,2,4-三唑氢化物(HCl)
* 3-氯-1,2,4-三唑 + Na2SO3 → 3-氯-1,2,4-三唑亚硫酸盐(NaCl)
4. 与金属离子的反应:3-氯-1,2,4-三唑可以与一些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配合物。例如:
* CuCl2 + 3-氯-1,2,4-三唑 → [Cu(C3H3N3O)Cl]Cl2
* ZnCl2 + 3-氯-1,2,4-三唑 → [Zn(C3H3N3O)Cl]Cl2
1. GHS分类:
- 该物质被分类为有害物品。
2.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3. 风险术语:
-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R22:吞食有害。
4.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泻,就医。
5. 消防措施:
-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
- 用焚烧法处置。在能保证完全燃烧的条件下,再补充定量的空气,焚烧炉排出的气体通过洗涤器除去。
8. 安全数据表:
- 具体的安全数据表应包含详细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废弃处置等信息。由于这是一个具体化合物的信息,通常需要查阅专业的化学品数据库或联系供应商获取。
1.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 密度:1.57 g/cm3(20°C)。
3. 沸点:126°C。
4. 折射率:n20D = 1.589(20°C)。
5.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6. pH值: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会分解。
7. 稳定性:在光照下不稳定,应避光保存。
8. 纯度:通常要求纯度达到99%以上。
上一篇:2-溴-5-甲氧基甲苯下一篇:4-氟二苯甲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