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氨基-4-苯基嘧啶
发布时间:2025-08-14

1. 酸性:4-AP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但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形成盐酸盐或硫酸盐等离子体。这是因为4-AP分子中的氨基和羰基可以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离子。
2. 碱性:4-AP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酚类化合物。这是因为4-AP分子中的氨基和羰基可以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酚类化合物。
3. 氧化还原性:4-AP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相应的酮类化合物或还原成相应的胺类化合物。这是因为4-AP分子中的氨基和羰基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改变其化学性质。
4. 热稳定性:4-AP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下进行合成和纯化。这是因为4-AP分子中的结构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1. GHS分类:
- 急性毒性,经口 (类别4):吞食有害。
- 眼刺激 (类别2A):造成严重眼刺激。
- 危害水生环境 - 急性危险 (类别2):对水生生物有急性危险性。
- 危害水生环境 - 长期危险 (类别3):对水生生物有长期持续性影响。
- 皮肤致敏物 (类别1):可导致皮肤过敏。
2. 安全术语: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疗意见。
- S37/39:戴上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罩。
- S28:穿戴防护手套、防护服,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 S27:立刻除去所有污染衣物。
- S22:不要吸入粉尘。
3. 风险术语:
-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R20/21/22:吸入、与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如有不适,寻求医疗帮助。
- 眼睛接触: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仍觉不适,应立即就医。
- 误服: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并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 特别危害:燃烧时会产生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 消防员建议: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 人员防护: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防止粉尘生成,保证充分的通风。
- 环境保护: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 清理方法:扫掉和铲掉,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7. 废弃处置:
- 根据当地法规处理。联系技术安全表以获得进一步的处置信息。
8. 安全数据表(SDS):
- 包含详细的化学品信息、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急救措施等信息。
1.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2. 溶解度: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3. 熔点:约175°C(分解)。
4. 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为3300-3200cm-1(N-H伸缩振动),1680-1650cm-1(C=O伸缩振动),1590-1560cm-1(C=N伸缩振动),1450-1430cm-1(C-N伸缩振动),1380-1360cm-1(C-H弯曲振动),1260-1240cm-1(C-O伸缩振动),1170-1150cm-1(C-N伸缩振动)。
5. 核磁共振谱:特征信号为δ=7.76(s,NH2),δ=7.28(d,J=8.6Hz,Ar-H),δ=6.86(d,J=8.6Hz,Ar-H)。
6. 质谱:分子量为157.14。
7.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含量测定,要求总杂质含量不超过0.5%,单个杂质含量不超过0.2%。
8. 干燥失重:在105°C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超过0.5%。
9. 灼烧残渣:在575°C下灼烧至恒重,残渣不得超过0.2%。
10. 硫酸盐灰分:在575°C下灼烧至恒重,硫酸盐灰分不得超过0.2%。
上一篇:(R)-5-(吡咯烷-2-YL)-1H-四氮唑下一篇:4-(3,5-二溴-2-吡啶偶氮)-1,3-苯二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