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二氯苯基)-2-糠酸
发布时间:2025-08-15

1. 基本结构:该化合物由呋喃环和苯环通过一个碳原子相连,形成一种双环结构。呋喃环上有一个羧酸基团(-COOH),而苯环上的3位和4位则被氯原子取代。
2. 酸性:由于分子中含有羧酸基团,5-(3,4-二氯苯基)-2-糠酸具有一定的酸性。羧酸基团可以解离出质子(H⁺),形成羧酸根离子(-COO⁻)。这种酸性使得该化合物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3. 亲脂性:由于分子中含有两个氯原子和一个呋喃环,5-(3,4-二氯苯基)-2-糠酸具有较高的亲脂性。这使得它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高,而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较低。
4. 卤代反应:分子中苯环上的氯原子可以通过亲核取代反应被其他官能团所取代,例如羟基、氨基等。这种反应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强碱性或强酸性条件。
5. 氧化还原反应:呋喃环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剂氧化开环,生成相应的二醛或二酸。此外,分子中的氯原子也可以通过还原反应被氢原子或其他基团取代。
6. 光化学反应:在紫外光照射下,5-(3,4-二氯苯基)-2-糠酸可能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分子结构的重排或降解。
7. 热稳定性:该化合物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氯化氢和其他小分子化合物。
8. 生物活性:5-(3,4-二氯苯基)-2-糠酸可能具有某些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炎等,但具体活性需要通过实验验证。
9. 环境影响:由于含有氯原子,该化合物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它可能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
1. GHS分类:
- 由于5-(3,4-二氯苯基)-2-糠酸属于有机化合物,且含有多个氯原子,它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或腐蚀性。具体的GHS分类需要参考该化合物的详细毒理学数据和物理化学性质。
2. 安全术语:
- 通常,对于这类化合物,常见的安全术语可能包括“避免吸入蒸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3. 风险术语:
- 风险术语可能涉及“对健康有害”、“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4. 急救措施:
- 如果发生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受影响区域。
- 如果眼睛接触,应立即用流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 如果吸入,应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并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
- 如果摄入,应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
- 对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消防措施通常包括使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 重要的是要防止火势蔓延,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的产生。
6. 泄漏应急处理:
- 泄漏时,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泄漏源,并使用适当的吸收材料(如砂土、活性炭)收集泄漏物。
- 避免泄漏物进入水体或土壤,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7. 废弃处置:
- 废弃的5-(3,4-二氯苯基)-2-糠酸应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妥善处置。
- 通常,这可能涉及将其作为危险废物进行处理,以确保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8. 安全数据表(SDS):
- SDS是一份详细的文件,提供了关于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危害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
- 对于5-(3,4-二氯苯基)-2-糠酸,SDS将是获取其全面安全信息的重要来源。
1. 外观与性状
- 外观: 通常是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 性状: 具有轻微的特殊气味,不吸湿。
2. 纯度
- 含量: ≥98.0%(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
- 杂质: 总杂质≤1.0%。
3. 物理性质
- 熔点: 约145-147°C。
- 溶解度: 在甲醇中易溶,在水中微溶。
4. 鉴别试验
- 红外光谱: 应符合标准红外光谱图。
- 核磁共振谱: 氢谱和碳谱应符合结构特征峰。
5. 残留溶剂
- 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等残留溶剂的量应低于药典规定限度。
6. 重金属
- 重金属总量: ≤10 ppm(以铅计)。
7. 砷盐
- 砷盐含量: ≤2 ppm。
8. 干燥失重
- 干燥失重: ≤0.5%。
9. 灼烧残渣
- 灼烧残渣: ≤0.1%。
10. 微生物检测
- 细菌总数: ≤1000 CFU/g。
-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100 CFU/g。
- 大肠杆菌: 不得检出。
-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11. 包装与储存
- 包装: 通常采用双层聚乙烯袋,外加纸板桶。
- 储存条件: 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12. 运输要求
- 运输: 按照危险品运输规定进行运输,防止静电积累和高温环境。
上一篇:间甲基苯磺酰氯下一篇:2-(4-羟基苯氧基)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