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氯-3-硝基-6-三氟甲基吡啶
发布时间:2025-08-15

1. 外观与物理性质:
- 该化合物为无色至浅黄色结晶体。
- 密度为1.618g/cm³。
- 沸点为242℃,闪点为100℃。
- 折射率为1.494。
- 在25°C时的蒸汽压为0.053mmHg。
2. 溶解性:
- 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和二甲基亚砜(DMSO)。
3. 稳定性:
- 该化合物稳定,不易分解。
4. 化学结构:
- 分子式为C6H2ClF3N2O2。
- CAS号为117519-08-1。
- 分子量为226.54。
5. 反应性:
- 作为一种含氯、硝基和三氟甲基的吡啶衍生物,它可能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例如,硝基可以进行还原反应,氯原子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而三氟甲基则可能影响整个分子的反应性和稳定性。
1. GHS分类
- 易燃固体(类别1):由于其闪点较低,为100℃,因此被归类为易燃固体。
- 急性毒性(经口、经皮肤、吸入,类别4):吞咽、皮肤接触或吸入均可能有害。
- 皮肤刺激(类别2):对皮肤有刺激性。
- 眼刺激(类别2A):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可能对特定器官系统造成一次性损害。
2. 安全术语
-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使用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口罩。
- 在室内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蒸气中。
- 储存时应密封保存: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 废物处理应遵循当地环境法规。
3. 风险术语
- H228:易燃固体。
- H301:吞咽会中毒。
- H315:造成皮肤刺激。
-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 H335: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4. 急救措施
- 误吞: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淋洗。
- 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 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且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后继续冲洗。
5. 消防措施
- 火灾时使用干燥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
- 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泄漏物不会扩散到环境中。
- 清理方法:使用非带电的工具和小铲子将泄漏物扫起,置于适当的处理容器中。
7. 废弃处置
-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8. 安全数据表(SDS)
- 包含详细的化学成分、危害识别、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和储存、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等信息。
1.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2. 密度:1.45 g/cm3(20°C)。
3. 沸点:178°C。
4. 折射率:n20D=1.496。
5. pH值:在水中的pH值为3-4。
6. 溶解度: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 g/L(20°C)。
7. 纯度:≥99%。
上一篇: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铁-钠络合物下一篇:4-溴-2,6-二乙炔基吡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