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黄决明素
发布时间:2025-09-29

1. GHS分类:
- 目前没有明确的GHS(全球协调制度)分类,但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一般使用情况,可以推测可能涉及健康危害。
2. 安全术语:
- 无具体安全术语,但建议在处理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3. 风险术语:
- R43: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 R22:吞咽有害。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寻求医疗帮助。
- 眼睛接触:用水细心冲洗至少15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就医。
-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飞溅或使火势蔓延。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避免产生粉尘。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确保充分的通风。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化学品进入土壤、水源和排水系统。
- 清洁方法:用惰性吸附材料(如硅藻土、吸收棉)吸附,然后放入合适的处理桶中待处理。
7. 废弃处置:
- 产品: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 不洁包装:包装物清空后可能残留有害物,未经检查不准用于其他用途。使用过的容器应按照危险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8. 安全数据表:
- 橙黄决明素的安全数据表(MSDS)通常包含上述所有安全信息,并提供详细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等。具体的MSDS应由供应商提供,并应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法规要求进行更新。
请注意:
1. 分子式与分子量:橙黄决明素的化学式为C17H14O7,分子量为330.29。
2. 密度与熔点:橙黄决明素的密度为1.51克/立方厘米,熔点在265至266摄氏度之间。
3. 沸点与蒸汽压:橙黄决明素的沸点为594.6摄氏度(760毫米汞柱),蒸汽压极低,仅为9.8E-15毫米汞柱(25摄氏度下)。
4. 溶解度与折射率:橙黄决明素微溶于水(9.9e-3g/L),折射率为1.678。
5. 酸碱性与存储条件:橙黄决明素的酸度系数为6.32±0.20,需要在2至8摄氏度下储存以保持其稳定性。
6. 光谱特性:橙黄决明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5纳米(甲醇溶液中检测)。
1. 纯度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黄决明素的纯度通常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这种方法能够准确测定样品中橙黄决明素的含量,并评估其纯度。
- 标准品比对:使用已知纯度的标准品进行比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含量
- 定量分析:橙黄决明素在不同产地的决明子中含量差异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定量分析确定其具体含量。例如,河南、安徽、四川等地的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含量较高。
- 线性关系:在0.04~0.3ug范围内,橙黄决明素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 = 103872214X + 62273,r=0.9999。
3. 化学性质
- 分子结构:橙黄决明素的化学名称为1,3,7-三羟基-2,8-二甲氧基-6-甲基蒽-9,10-二酮,分子式为C₁₇H₁₄O₇,分子量为330.29。
- 物理性质:橙黄决明素呈橘黄色结晶粉末,密度为1.51克/立方厘米,闪点为222.4℃,沸点为594.6℃(760 mmHg),蒸汽压为9.8E-15mmHg(25℃)。
4. 生物活性
- 降血脂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橙黄决明素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这种生物活性使其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抗衰老美容:橙黄决明素还被广泛应用于抗衰老和美容产品中,因其抗氧化特性能有效延缓细胞衰老。
上一篇:4-羟基-7-苯胺基萘-2-磺酸下一篇:(S)-(-)-1,1-二苯基-1,2-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