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氟-6-(三氟甲基)苯乙酮
发布时间:2025-09-30

1.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 密度:1.45 g/cm3 (20°C)。
3. 沸点:87.5°C。
4. 折射率:n20D = 1.498。
5.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不溶于苯、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
6. pH值: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7. 纯度:≥99%。
1. 物理性质:
- 分子量: 190.14 g/mol
- 沸点: 约 225°C
- 密度: 1.37 g/mL at 25°C
- 折射率: n²⁰⁄ᐴ ≈ 1.4600
- 溶解性: 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二氯甲烷等,不溶于水。
2. 结构与功能团:
- 氟原子的影响: 由于氟原子的强电负性,它对邻近的π电子云有显著影响,使得苯环上的电子密度降低,从而影响反应活性。
- 三氟甲基 (CF₃): 这是一个强烈的吸电子基团,它通过诱导效应使苯环上的电子密度降低,并且由于其体积较大,也会产生一定的空间位阻效应。
- 羰基 (C=O): 羰基是一个较为活跃的官能团,容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3. 化学反应性:
# 亲核加成反应:
羰基是该分子中较为活跃的官能团之一,可以与多种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如:
- 与氢氰酸 (HCN) 反应: 生成α-羟基腈。
- 与格氏试剂 (Grignard reagents) 反应: 生成三级醇。
- 与肼 (H₂NNH₂) 反应: 生成腙。
# 还原反应:
羰基可以被还原剂如氢气 (H₂) 和金属催化剂 (如钯碳) 还原成相应的醇。
# 氧化反应:
在强烈氧化条件下,羰基可以被进一步氧化,例如用高锰酸钾 (KMnO₄) 氧化生成羧酸。
# 卤代反应:
氟原子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苯环上其他位置的亲电取代反应,但总体上,该化合物仍可能参与典型的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4. 稳定性:
2-氟-6-(三氟甲基)苯乙酮相对稳定,但在高温或强碱性/酸性条件下可能发生分解。
5. 光谱性质:
- 核磁共振 (NMR): 在¹⁹F NMR中,可以看到氟和三氟甲基的特征峰。在¹H NMR中,苯环上的氢原子会显示特征性的分裂模式。
- 红外光谱 (IR): 羰基 (C=O) 的伸缩振动通常在1700 cm⁻¹左右,而C-F键的振动会在1000-1400 cm⁻¹之间。
- 质谱 (MS): 可以通过电子电离 (EI) 或化学电离 (CI) 来检测到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峰。
6. 应用:
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2-氟-6-(三氟甲基)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在药物合成、农药开发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1. GHS分类:易燃液体 (类别 4),皮肤刺激 (类别 2),眼睛刺激 (类别 2A),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 安全术语: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S36: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
3. 风险术语:R36/38: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R11:高度易燃。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4. 急救措施:如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如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5. 消防措施: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P302 + P352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P304 + P340如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P305 + P351 + P338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P312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P321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P332 + P313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P337 + P313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P362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P370 + P378火灾时: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7. 废弃处置:P501将内容物/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8. 安全数据表:可以参考相关的MSDS文件,其中包含了更详细的安全信息和使用指南。
上一篇:联苯基-4-羧酸肼下一篇:3-氨基-5-溴-2-氯吡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