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氨基-5-溴-2-氯吡啶
发布时间:2025-09-30

1. 外观与形态:
- 该化合物是一种淡黄色晶体或粉末,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
2. 物理性质:
- 熔点:其熔点在129°C至132°C之间,具体数值可能因纯度和测定条件而有所差异。例如,有资料显示其熔点为129-132°C。
- 沸点:沸点较高,约为256.2°C(也有资料给出232.551°C at 760 mmHg)。
- 密度:密度为1.834 g/cm³(另有资料给出1.835 g/cm³),表明它是一种相对较重的固体物质。
- 折射率:折射率为1.604,这对于光学性质的研究可能有一定意义。
- 闪点与蒸汽压:闪点为108.7°C,蒸汽压在25°C时为0.116mmHg,这些数据反映了该化合物的挥发性和安全性。
3. 化学性质:
- 溶解性: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和二甲基亚砜(DMSO),但不溶于水。这一特性使其在有机合成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为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来提取或纯化该化合物。
- 反应活性:由于分子中含有氨基(—NH2)、溴(Br)和氯(Cl)等官能团,它具有多种化学反应活性。例如,氨基可以参与亲核取代、缩合等反应;溴和氯原子则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卤素交换或其他类型的化学反应。
-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相对稳定,但应避免与强氧化剂、酸类等物质接触,以防止发生危险反应。同时,储存时应保持容器密封,并置于干燥、阴凉处。
1. GHS分类
- 皮肤腐蚀/刺激:第2级。
-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2A类。
- 环境危害:未分类。
2.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 食入: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3. 消防措施
- 灭火剂: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 特殊危险性: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4.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 紧急措施: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环保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
5.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技术措施: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
- 储存条件: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6.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 工程控制: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 个人防护用品:呼吸系统防护(防尘面具),手部防护(防护手套),眼睛防护(安全防护镜),皮肤和身体防护(防护服)。
7. 理化特性
- 密度:1.8±0.1 g/cm³。
- 熔点:无明确数据。
- 沸点:296.8±35.0 °C at 760 mmHg。
- 分子式:C5H4BrClN2。
- 分子量:207.46。
- 闪点:133.3±25.9 °C。
- 精确质量:205.924637。
- PSA:38.91000。
- LogP:2.39。
- 外观:晶体-粉末。
- 颜色:微浅黄色-黄色。
1.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2.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苯、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
3. 熔点:约160°C(分解)。
4. 沸点:约270°C(分解)。
5. 密度:1.69 g/cm3(25°C)。
6. pH值: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7. 纯度:通常要求达到98%以上。
8. 杂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如美国药典USP32-NF31、欧洲药典EP7.0等。
上一篇:2-氟-6-(三氟甲基)苯乙酮下一篇:4,4-二氟环己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