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KD
发布时间:2025-08-06

1. 分子式与结构:
- 红色基KD的分子式为C10H14N2,其结构中包含一个苯环、两个乙基基团以及一个氨基(-NH2)基团。这种结构决定了它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
2. 基本性质:
- 性状:红色基KD通常以液体形式存在,但具体外观(如颜色、透明度等)可能因纯度和环境条件而异。
- 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红色基KD的沸点约为258°C至260°C。这表明它在高温下会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 密度:红色基KD的密度大约为0.97g/mL(25°C),这意味着它相对较轻,且在常温下为液态。
- 蒸汽压:在20°C时,红色基KD的蒸汽压小于或等于0.01 hPa,表明在该温度下其挥发性较低。
- 溶解性:红色基KD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但能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和苯等有机溶剂,这有助于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 化学反应性:
- 由于红色基KD中含有氨基(-NH2)和苯环,它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反应,如亲电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 氨基是强碱基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也可以被氧化剂氧化。
- 苯环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官能团取代,从而形成新的化合物。
4. 稳定性与储存:
- 红色基KD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氧化剂、酸、碱等物质接触,以防发生危险反应。
- 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因此在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遵循安全规程。
5. 计算化学数据:
- 红色基KD的精确质量为162.23 g/mol。
- 其logP值为2.6,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脂溶性。
- 其他计算化学数据还包括折射率、表面张力等,这些数据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
1. GHS分类(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Classification)
- 健康:类别2 - 有呼吸道刺激作用。
- 环境:无特定分类。
2. 安全术语
- S26: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7/39: 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防止释放到环境中。
3. 风险术语
- R20: 吸入有害。
- R38: 刺激皮肤。
- R41: 对眼睛有严重损害的风险。
- R51/53: 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生环境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4.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将受害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有必要进行输氧,并及时就医。
- 皮肤接触:脱掉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区域至少15分钟,并咨询医生。
-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必要时摘掉隐形眼镜,并咨询医生。
- 摄入:不要催吐,立即咨询医生并出示产品标签。
5.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用水喷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 特殊危害:燃烧时可能会释放出刺激性和有毒烟雾。
- 保护装备:穿戴完整的防火防毒服及自给式呼吸器。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器。
- 环境防范:避免泄漏物进入水体、排水系统或土壤中。
- 清理方法:使用不燃性分散剂、喷水或吸附剂减少蒸汽危害,并确保充分通风。隔离并清理泄漏区域,按照环保法规处置废弃物。
7. 废弃处置
- 处置方法:应根据地方、区域或国家的相关法规处置废物。在得到许可的设施中焚烧,不得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 包装注意:未使用的该产品以及其容器应按照危险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或回收。
8. 安全数据表(SDS)
安全数据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 化学品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制造商信息、紧急联络电话等。
- 组成/成分信息:列出所有成分及其浓度。
- 危险性概述:简要描述产品的GHS分类、标签和警示词。
- 第一部分至第十三部分:详细描述上述提及的所有安全和风险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和储存条件,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性资料,生态资料,处置注意事项,运输资料,法规资料,其他资料等。
1. 外观
- 颜色与形态: 红色基KD通常为亮红色结晶或粉末。应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和异物。
2. 物理常数
- 分子量: 约237.25 g/mol
- 熔点: 一般在160°C至165°C之间。
-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乙醚,易溶于氯仿、苯、甲苯等有机溶剂。
3. 含量和纯度
- 主成分含量: 按干燥品计算,含红色基KD (C14H10N2O2) 不得少于98.0%。
- 纯度: 应达到相应的色谱纯度标准,通常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检测。
4. 杂质及副产物控制
- 水分: 应不超过0.5%。
- 灼烧残渣: 应不超过0.1%。
- 重金属: 应不超过20 ppm。
- 砷盐: 应不超过2 ppm。
- 相关物质: 总杂质应控制在1%以下,单个最大杂质应不超过0.1%。
5. 化学性质
- 酸碱度: 在指定条件下测定其酸碱度,通常应在pH值的合理范围内。
- 稳定性: 在常温下稳定,但在高温或光照条件下可能会逐渐分解。
6. 生物学特性
- 急性毒性: LD50(半数致死剂量)数据应符合安全标准。
- 致敏性: 应无皮肤致敏反应。
7. 包装和储存
- 包装材料: 应使用符合食品和药品监管标准的材料。
- 储存条件: 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中,远离氧化剂和易燃物。
上一篇:4-(4,5-二苯基-1H-咪唑-2-基)苯甲酸下一篇:黄烷酮